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被引:11
作者
蒋绚
刘玉兰
金鹏华
董玉柱
机构
[1]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科
[2]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橄榄坝农场医院内科
[3]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医院消化科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血栓; 门静脉高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75.2 [肝硬变];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硬化 (LC)门静脉血栓 (PVT)形成对LC病程发展的影响。方法 检索我院自 1 995至 2 0 0 2年肝硬化PVT形成患者 ,血栓诊断依据彩色多普勒和 (或 )CT。 4 8例肝硬化PVT形成患者入选血栓组 ;同阶段LC门脉高压症的非血栓病例中选择 5 2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肝功能Child Pugh分级、凝血功能、门静脉、脾静脉宽度及脾脏面积、厚度进行比较。行t检验 ,χ2 检验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肝硬化PVT形成除继发于脾切除等手术后 ,75 .0 %隐匿发病 ,85 .4 %的血栓发生于门静脉主干 ,脾脏增大与门静脉增宽是PVT形成的危险因素 (P =0 .0 0 3、0 .0 1 0 )。血栓组门静脉及脾静脉宽度分别为 (1 .4 8± 0 .2 6 )cm ,(1 .2 3± 0 .38)cm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1 .37± 0 .2 2 )cm ,(1 .0 5± 0 .30 )cm ,P =0 .0 37,0 .0 31 ]。血栓组脾面积平均值为 (96 .6 4± 33.4 )cm2 ,脾厚径为 (6 .0 7± 1 .2 0 )cm ,分别大于对照组的 (80 .81± 2 8.9)cm2 ,(5 .2 3± 1 .0 8)cm(P =0 .0 36 ,0 .0 0 1 )。血栓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重于非血栓组 ,大出血、大量腹水比例高 (P <0 .0 5 )。血栓形成后 1年内死亡率为1 6 .6 % ,较非血栓组增高 (P =0 .0 2 3)。两组肝功能Child Pugh分级、凝血功能、血小板计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文献综述) [J].
谈景旺 ;
江艺 .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2003, (01) :17-20
[2]   门静脉高压患者门静脉压力与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研究 [J].
刘元水 ;
李荔 ;
于振海 ;
刘倩 ;
李志强 ;
王义国 ;
张钦 .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2, (02) :135-138
[3]   门静脉血栓形成 [J].
刘志民 ;
杨维俭 .
医学综述, 1998, (05) :219-222
[4]  
肝脏病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梁扩寰 主编,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