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中晚期的中国东部高原:埃达克岩的启示

被引:372
作者
张旗
钱青
王二七
王焰
赵太平
郝杰
郭光军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2]
关键词
中国东部高原; 燕山中晚期; 埃达克岩; 高原隆升机制; 拆沉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070901 ;
摘要
中国东部燕山期岩浆岩广泛发育 ,其中有一类具埃达克岩的特征 ,并根据埃达克岩的成因提出中国东部在燕山中晚期可能为一个高原。本文就中国东部高原的范围、高原存在的依据、高原隆升和减薄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指出中国东部高原大规模的抬升事件大约发生在中 -晚侏罗世期间 ,在早白垩世之后塌陷。高原的隆升与板块消减作用无关 ,是陆内事件的产物。高原的塌陷是下地壳拆沉作用的结果。拆沉作用不仅可以解释高原的减薄 ,而且可以解释新生代玄武岩喷发和中国东部盆地的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248 / 25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1]  
辽西及邻区中生代火山岩[M]. 地震出版社 , 陈义贤等著, 1997
[12]  
中国恐龙[M].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甄朔南编著, 1997
[13]  
中国大陆根-柱构造[M]. 地质出版社 , 邓晋福等著, 1996
[14]  
花岗岩类岩浆动力学[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马昌前等著, 1994
[15]  
胶辽半岛中生代花岗岩[M]. 科学出版社 , 林景仟等著, 1992
[16]  
长江中下游中酸性侵入岩与成矿[M]. 地质出版社 , 毛建仁等编, 1990
[17]  
Andesite and dacite genesis via contrasting processes: the ge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El Valle Volcano, Panama[J] . Mare J. Defant,Lee F. Clark,Robert H. Stewart,Mark S. Drummond,Jelle Z. Boer,René C. Maury,Hervé Bellon,Thomas E. Jackson,Juan F. Restrepo.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91 (3)
[18]  
中国东部大陆岩石圈的构造演化与成矿 .2 任纪舜,陈延愚,牛宝贵. 科学出版社 . 1990
[19]  
Making continental crust .2 Rudnick RL. Nature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