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高人非”:旁观者不道德侵害“好公民”的原因及其机制探析

被引:7
|
作者
夏福斌 [1 ]
机构
[1] 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组织公民行为; 不道德行为; 利他行为;
D O I
10.14120/j.cnki.cn11-5057/f.2020.01.017
中图分类号
C936 [管理组织学];
学科分类号
12 ; 1201 ; 1202 ; 120202 ;
摘要
组织公民行为是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现有研究主要以"好公民"为视角,探讨了组织公民行为的前因与后果,至今少见从第三方(旁观者)视角的组织公民行为研究。对旁观者而言,他们可能对"好公民"的组织公民行为本身、动机以及结果形成负面认知,因而可能做出伤害"好公民"的不道德行为。为系统探讨组织公民行为的这种不道德旁观者效应及其机制,本研究提出了在"认知—情感—行为"框架下研究"旁观者不道德侵害好公民"之问题的新思路,分别依据社会比较理论、情感事件理论以及归因理论分析了这一现象的原因和过程机制。这一前瞻性的探索工作,不仅剖析了旁观者为什么以及如何对"好公民"做出不道德行为,而且也为研究"组织公民行为的黑暗面"探究了一种新的可能方向,推动了组织公民行为的理论发展和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187 / 19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