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空间集聚效应分析——来自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的证据

被引:173
作者
郭峰 [1 ]
孔涛 [2 ,3 ]
王靖一 [4 ,3 ]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2]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
[3]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
[4]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发展指数; 空间集聚;
D O I
10.16475/j.cnki.1006-1029.2017.08.008
中图分类号
F724.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近年来,随着中国互联网金融产业的高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相关研究,但使用权威数据,对全国各地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状况进行深入分析的成果还十分有限。本文利用"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对全国范围内互联网金融的空间集聚特征进行了正式检验和讨论。通过对335个地级市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的空间自相关进行分析,本文发现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地区集聚效应。此外,应用空间计量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即便是在控制了多个区域经济特征变量,区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仍具有较强的正向空间集聚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地区金融扩张的竞争效应和溢出效应——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分析 [J].
郭峰 ;
胡军 .
经济学报, 2016, 3 (02) :1-20
[2]  
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的编制与分析.[J].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新金融评论.2016, 01
[3]   关于互联网金融的思考 [J].
李继尊 .
管理世界, 2015, (07) :1-7+16
[4]   互联网金融之辨析 [J].
王国刚 ;
张扬 .
财贸经济, 2015, (01) :5-16
[5]   当金融互联网遇上互联网金融:替代还是融合 [J].
贾甫 ;
冯科 .
上海金融, 2014, (02) :30-35+116
[6]   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 [J].
宫晓林 .
南方金融, 2013, (05) :86-88
[7]   金融资源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分析——基于中国省域空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周凯 ;
刘帅 .
投资研究, 2013, 32 (01) :75-88
[8]   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 [J].
谢平 ;
邹传伟 .
金融研究, 2012, (12) :11-22
[9]   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分析——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研究 [J].
杜家廷 .
财经科学, 2010, (09) :33-41
[10]   金融集聚影响因素空间计量模型及其应用 [J].
任英华 ;
徐玲 ;
游万海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27 (05) :10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