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6油层组物源区分析

被引:55
作者
王昌勇 [1 ]
郑荣才 [1 ]
王海红 [2 ]
韩永林 [2 ]
王成玉 [2 ]
牛小兵 [2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长庆石油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物源区分析; 长6油层组; 阴极发光; 重矿物组合; 古盐度分析;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8.06.016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物源分析是我们研究沉积体系和岩相古地理格局的前提和基础,在一定程度也是描述微相和砂体展布的总体格局,以及对砂体进行预测和评价的依据。晚三叠世延长期鄂尔多斯盆地周缘存在多个古陆,包括北部的阴山古陆、西北缘的阿拉善古陆、南部的祁连—秦岭古陆及西南的陇西古陆等,它们都是盆地碎屑沉积物的主要供给源。长6沉积期,姬塬地区处于鄂尔多斯盆地偏西部地区,进行物源分析尤其是指出主要物源方向对沉积相及砂体展布规律研究都有重要意义。通过碎屑组分分析、重矿物分析、岩屑组分分析、阴极发光分析、稀土元素分析,以及古盐度恢复等研究方法,发现研究区存在北东方向主要物源区和北西方向次要物源区,同时也存在西南方向的物源供给。
引用
收藏
页码:933 / 93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系稀土元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李军 ;
桑树勋 ;
林会喜 ;
陈世悦 ;
苗耀 ;
杨勇 .
沉积学报, 2007, (04) :589-596
[2]   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华池地区长6油层组物源区分析 [J].
郑荣才 ;
王昌勇 ;
李虹 ;
雷光明 ;
谢春红 .
岩性油气藏, 2007, (01) :32-38
[3]   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耿湾地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沉积微相特征 [J].
李君文 ;
田景春 ;
陈洪德 ;
肖玲 .
新疆地质, 2006, (04) :437-440
[4]   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延长组长6油层组物源分析 [J].
王峰 ;
田景春 ;
张锦泉 ;
倪新锋 ;
夏青松 ;
聂永生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6, (03) :26-30
[5]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浊积岩体系及油气勘探意义 [J].
陈全红 ;
李文厚 ;
郭艳琴 ;
梁积伟 ;
崔军平 ;
张道锋 .
地质学报, 2006, (05) :656-663
[6]   陇东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早中期物源分析与沉积体系 [J].
郭艳琴 ;
李文厚 ;
胡友洲 ;
庞日轩 ;
张宝平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6, (01) :1-4
[7]   鄂尔多斯盆地环县地区长6沉积体系展布特征 [J].
刘化清 ;
廖建波 ;
房乃珍 ;
林卫东 ;
程玉红 ;
王宏波 ;
冯明 .
沉积学报, 2005, (04) :584-588
[8]   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姬塬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分析 [J].
聂永生 ;
田景春 ;
夏青松 ;
窦伟坦 ;
宋江海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4, (05) :4-6+81
[9]   应用阴极发光技术研究母岩性质及成岩环境 [J].
张本琪 ;
余宏忠 ;
姜在兴 ;
王玉静 ;
王卫红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117-120
[10]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方向分析与三角洲沉积体系 [J].
宋凯 ;
吕剑文 ;
杜金良 ;
王宏科 .
古地理学报, 2002, (03) :5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