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定河流域1956—2009年径流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22
作者
周园园 [1 ,2 ]
师长兴 [1 ]
杜俊 [1 ,2 ]
范小黎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 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黄河中游; 无定河; 径流量; 气候因子; 突变点; 人类活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3.1 [水量平衡];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近几十年,黄河的径流量发生明显变化,分析径流量变化及驱动力,对流域治理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解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促进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分析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及驱动力已成为国内学术界的热点话题。无定河是黄河中游重要的一级支流,也是中游区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最早的流域,因此以无定河流域为例分析黄河中游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及原因。论文首先分析白家川站1956—2009年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并采用7种时间序列突变检验方法分析序列的突变点;其次,通过估算不同时期气候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从而分析人类活动对径流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956—2009年无定河流域径流量显著减少,气候干旱化加剧;径流量时间序列突变发生在1971年和1997年,这与20世纪70年代大规模实施的水保措施及1997年以来的退耕还林等生态修复措施有关;7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影响是径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856 / 86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黄河干、支流径流量与输沙量年际变化特征 [J].
樊辉 ;
杨晓阳 .
泥沙研究, 2010, (04) :11-15
[2]   黄河中游地区年径流对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响应分析 [J].
张晓萍 ;
张橹 ;
王勇 ;
穆兴民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9, 7 (01) :19-26
[3]   全球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影响分析 [J].
於凡 ;
张光辉 ;
柳玉梅 .
水文, 2008, (05) :52-56
[4]   黄河流域1919~1998年径流量突变分析 [J].
李春晖 ;
郑小康 ;
庞爱萍 ;
杨志峰 .
人民黄河, 2008, (06) :33-34+96
[5]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长江上游近期水沙变化趋势 [J].
戴会超 ;
王玲玲 ;
蒋定国 .
水利学报, 2007, (S1) :226-231
[6]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流域水循环效应 [J].
鲍卫锋 ;
黄介生 ;
孔祥元 .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7, (02) :29-33
[7]   无定河20世纪90年代入黄水量减少成因分析 [J].
王玲 ;
夏军 ;
张学成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06, (04) :463-469
[8]   无定河淤地坝拦沙措施时间变化的分析与对策 [J].
许炯心 ;
孙季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2) :26-30
[9]   无定河年径流量变化特征及人为驱动力分析 [J].
杨新 ;
延军平 ;
刘宝元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6) :637-642
[10]   长江上游近期水沙变化特点及其趋势分析 [J].
许全喜 ;
石国钰 ;
陈泽方 .
水科学进展, 2004, (04) :42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