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山东麓朝那剖面红粘土年代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72
作者
宋友桂
方小敏
李吉均
安芷生
杨东
吕连清
机构
[1] 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兰州,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兰州,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兰州,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兰州,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兰州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红粘土; 磁性地层; 构造运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6 [新生代(界)];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黄土高原地区黄土之下的红粘土的年代和形成可为六盘山隆起、鄂尔多斯夷平面解体以及青藏高原隆升等构造事件提供重要证据。六盘山东麓厚达303m的朝那黄土-红粘土剖面的磁性年代地层学表明朝那红粘土开始堆积于8.1MaBP,是目前黄土高原上发现的最老的红粘土。8.1MaBP前后一次强烈构造运动使得鄂尔多斯夷平面解体,相对下沉地区接受红粘土沉积,六盘山地区开始隆起,这可能与青藏高原强烈的构造抬升事件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57 / 46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东亚季风气候的历史与变率 [J].
安芷生 ;
刘晓东 .
科学通报, 2000, (03) :238-249
[2]   晚第三纪中国西北干旱化的发展及其与北极冰盖形成演化和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 [J].
郭正堂 ;
彭淑贞 ;
郝青振 ;
陈习慧 ;
刘东生 .
第四纪研究, 1999, (06) :556-567
[3]   中国黄土高原的风积证据:晚新生代北半球大冰期开始及青藏高原的隆升驱动 [J].
安芷生 ;
王苏民 ;
吴锡浩 ;
陈明扬 ;
孙东怀 ;
刘秀铭 ;
王富葆 ;
李力 ;
孙有斌 ;
周卫建 ;
周杰 ;
刘晓东 ;
鹿化煜 ;
张云翔 ;
董光荣 ;
强小科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6) :481-490
[4]   青藏高原隆起与环境变化研究 [J].
李吉均 ;
方小敏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8, (15) :1569-1574
[5]   晚新生代黄土高原风尘堆积序列的磁性地层年代与古气候记录 [J].
孙东怀 ;
陈明扬 ;
JohnShaw ;
鹿化煜 ;
孙有斌 ;
岳乐平 ;
张云翔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1) :79-84
[6]   中国西部晚中新世气候变干事件的发现及其意义 [J].
方小敏 ;
奚晓霞 ;
李吉均 ;
穆德芬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7, (23) :2521-2524
[7]  
Magnetostratigraphy and palaeoclimate of Red Clay sequences from Chinese Loess Plateau[J]. 孙东怀,刘东生,陈明扬,安芷生,John Shaw.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1997(04)
[8]   甘肃临夏盆地新生代地层绝对年代测定与划分 [J].
方小敏 ;
李吉均 ;
朱俊杰 ;
陈怀录 ;
曹继秀 .
科学通报, 1997, (14) :1457-1471
[9]   黄土高原红粘土成因及上新世北方干旱化问题 [J].
丁仲礼 ;
孙继敏 ;
朱日祥 ;
郭斌 .
第四纪研究, 1997, (02) :52-62
[10]  
Geomorph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during the late Cenozoic[J]. 李吉均,方小敏,马海州,朱俊杰,潘保田,陈怀录.Science in China,Ser.D. 199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