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陂头花岗岩体Nd-Sr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17
作者
范春方
陈培荣
机构
[1] 南京大学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江苏南京
关键词
A型花岗岩; 陂头岩体; Nd、Sr同位素; Nd模式年龄; 赣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对赣南陂头花岗岩岩体进行 Rb- Sr同位素定年研究 ,确定了其 Rb- Sr等时线年龄为(178.2± 0 .84 ) Ma,表明其形成于中侏罗世早期。并研究了陂头花岗岩 Sm- Nd组成 ,计算出其 εNd(t)值 (- 5.4~ - 6 .4 )和 T2 DM值 (140 6~ 1482 Ma) ,确定其物质来源为较年轻的地壳。
引用
收藏
页码:282 / 28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南岭花岗岩类岩石Sm、Nd同位素特征及岩石成因探讨 [J].
袁忠信 ;
张宗清 .
地质论评, 1992, (01) :1-15
[2]   闽北麻源群Sm-Nd、Rb-Sr同位素年龄研究 [J].
袁忠信 ;
吴良士 ;
张宗清 ;
叶笑江 .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1, (02) :127-132
[3]   江南古陆南缘四堡群钐钕同位素年龄研究 [J].
毛景文 ;
张宗清 ;
董宝林 .
地质论评, 1990, (03) :264-268
[4]   华南汤湖花岗岩中25亿年太古代残留锆石的发现及其意义初探 [J].
李献华 ;
M. Tatsumoto ;
桂训唐 .
科学通报, 1989, (03) :206-209
[5]   化石、矿物和岩石样品的Sm—Nd同位素实验方法研究及其应用 [J].
王银喜 ;
杨杰东 ;
陶仙聪 ;
李惠民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8, (02) :297-308
[6]  
Precambrian crustal components, plutonic associations, plate environment of the Hercynian Fold Belt of central Europe: Indications from a Nd and Sr isotopic study[J] . T. C. Liew,A. W. Hofmann.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8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