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能源效率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差异性——基于Kaya因素分解

被引:106
作者
查冬兰
周德群
机构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能源效率; CO2排放; Theil指数; Kaya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利用绝对差异法、相对差异法和基尼系数对我国28个省区1995~2005年间能源利用效率的差异性进行了比较;引入Theil指数和Kaya因子,深入研究能源消耗导致的地区间人均CO2排放的差别;进一步将28个省区划分为八个经济区,分解Theil指数为区间和区内贡献。结果显示(1)各省区能源利用效率存在趋同现象。(2)Theil指数表明2003年后人均CO2排放差异性在减弱,Kaya因子中贡献最大的是能源强度指标,其次是人均GDP,碳排放系数贡献相对较小。交互作用因子中能源强度和人均GDP之间表现出较大的负影响,即高收入地区能源利用效率高,人均CO2排放也多。(3)八个经济区间的差异要大于经济区内部的差异,且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文章结论为节能减排提供了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我国各地能源效率与节能潜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史丹 ;
董利 ;
孟合合 ;
朱虹 .
天然气技术, 2007, (02) :5-8+93
[2]   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与节能潜力分析 [J].
史丹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10) :49-58
[3]   Why did the energy intensity fall in China's industrial sector in the 1990s?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structural change and intensity change [J].
Zhang, ZX .
ENERGY ECONOMICS, 2003, 25 (06) :625-638
[4]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cross-country/region decomposition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 indicators [J].
Zhang, FQ ;
Ang, BW .
ENERGY ECONOMICS, 2001, 23 (02) :179-190
[5]   Decomposition of energy-induced CO2 emissions in manufacturing [J].
Ang, BW ;
Pandiyan, G .
ENERGY ECONOMICS, 1997, 19 (03) :363-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