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曲林与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被引:32
|
作者
李丕武 [1 ]
王海燕 [1 ]
孙玲 [1 ]
张斌 [1 ]
机构
[1]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
关键词
舍曲林; 帕罗西汀; 脑卒中后抑郁; 认知功能; 疗效; 安全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比较舍曲林与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资料,按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口服盐酸舍曲林片第1周起始剂量50 mg,每日1次,后每隔1周增加50 mg,最大剂量不超过200 mg;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片第1周起始剂量10 mg,每日1次,后每隔1周增加10 mg,最大剂量不超过40 mg。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血清5-羟色胺(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化标志物(S100β)水平,并评价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5-HT、BDNF及S100β水平与HAMD评分的相关性;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7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HAMD评分及S100β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HAMD评分、S100β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MMSE评分及血清5-HT、BDNF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5-HT、BDNF水平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S100β水平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显著优于帕罗西汀,可改善患者抑郁状态及认知功能,且二者在改善神经功能、精神状态及安全性方面相当。
引用
收藏
页码:5098 / 510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