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2003年中国东北地区不同类型植被NDVI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

被引:67
作者
罗玲 [1 ,2 ]
王宗明 [1 ]
宋开山 [1 ]
张柏 [1 ]
刘殿伟 [1 ]
任春颖 [1 ]
张素梅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NDVI; 气温; 降水; 气候变化; 相关分析; 中国东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11 [植物与非生物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利用1982~2003年GIMMS NDVI遥感数据集和气象数据,运用GIS技术提取气象站点周围的NDVI值,结合统计分析方法对东北地区不同类型植被NDVI与气候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东北地区不同区域植被NDVI与气温和降水均极显著相关(P<0.01),而且与气温的相关性普遍高于降水,说明气温对植被生长影响更明显。(2)不同类型植被受气温(或降水)影响差异不大,同一植被受气温影响强于降水。过去22年,不同植被NDVI受同期气温影响由高到低的顺序为:灌丛>沼泽>森林>草地>农田;降水对同期植被NDVI的影响按:灌丛>森林>草地>农田>沼泽的顺序依次降低。(3)过去22年中,东北地区不同植被夏季NDVI变化趋势不明显,针叶林、草丛和草原NDVI呈上升趋势,沼泽、灌丛、阔叶林、草甸和农田NDVI则表现为下降趋势,其中针叶林NDVI变化幅度最大(R2=0.114 2)。(4)夏季气温变化对同期各植被夏季生长状况影响不大,同期降水除灌丛和沼泽外则主要表现为促进作用。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和人为保护共同导致东北地区草地NDVI增加;降水是促进针叶林和农作物生长的决定性因素,但却是灌丛和沼泽夏季生长的抑制因子,人类活动是过去22年东北地区沼泽退化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800 / 80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气象因子与NDVI的相关性分析.[D].张培松.西南大学.2007, 04
[2]  
近22年来西北地区植被变化及其气候响应研究.[D].邓朝平.兰州大学.2006, 09
[3]   基于CASA模型的内蒙古典型草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动态模拟 [J].
张峰 ;
周广胜 ;
王玉辉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8, (04) :786-797
[4]   近22年来西北不同类型植被NDVI变化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J].
郭铌 ;
朱燕君 ;
王介民 ;
邓朝平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8, (02) :319-327
[5]   1982~2003年东北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特征分析 [J].
国志兴 ;
王宗明 ;
宋开山 ;
李方 ;
张柏 ;
刘殿伟 .
西北植物学报, 2008, (01) :155-163
[6]   1982—2003年东北林区森林植被NDVI与水热条件的相关分析 [J].
国志兴 ;
王宗明 ;
宋开山 ;
张柏 ;
李方 ;
刘殿伟 .
生态学杂志, 2007, (12) :1930-1936
[7]   黄河上游玛曲县气候变化对植被的影响研究 [J].
王小平 ;
郭铌 ;
杨嘉 .
西北植物学报, 2007, (04) :4776-4783
[8]   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的中国植被NDVI与气候关系研究 [J].
孙艳玲 ;
延晓冬 ;
谢德体 .
山地学报, 2007, (01) :54-63
[9]   中国东北森林气象因子与NDVI的相关关系 [J].
王宏 ;
李霞 ;
李晓兵 ;
喻锋 ;
余弘婧 ;
杨华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425-430
[10]   东北地区近44年的气候暖干化趋势分析及可能影响 [J].
孙凤华 ;
杨素英 ;
陈鹏狮 .
生态学杂志, 2005, (07) :751-75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