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及其种间和属间杂种小孢子胚状体的诱导

被引:33
作者
石淑稳
刘后利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
[2] 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 武汉
[3] 武汉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属间和种间杂种; 小孢子培养; 胚状体诱导;
D O I
10.13300/j.cnki.hnlkxb.1993.06.003
中图分类号
S565.403.53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1992年和1993年对田间的17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6个属种间杂种的小孢子进行了培养,并对基本培养基、蔗糖浓度和激素对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建立田间植株的小孢子培养体系。试验结果表明,NLN、KR和K三种培养基均可使小孢子形成胚状体,但从产胚率和胚状体的质量看,以NLN最佳。在所有的处理中,10%蔗糖没有诱导出胚状体,13%蔗糖是有效的。在两年的试验中,0.01~0.1 mg·L-12,4-D对某些品种(系)的小孢子胚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2,4-D与BA组配使用效果更好。0.05~0.5 mg·L-1NAA与0.01~0.05 mg·L-1BA组合未表现有利作用。在供试的23份材料中,17份产生了胚状体,每花药产生鱼雷到子叶期胚数是0.05~11.03枚,6个杂种的小孢子均产生了胚状体。说明不同品种(系)来源诱导反应有很大差异,一般杂种小孢子的诱导反应比品种好。
引用
收藏
页码:544 / 550+631 +63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 [J].
栗根义 ;
高睦枪 ;
赵秀山 .
园艺学报, 1993, (02) :167-170
[2]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花药培养中若干因素对花粉胚状体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 [J].
钟维瑾 ;
方光华 ;
唐克轩 ;
张智奇 ;
俞妙娟 .
上海农业学报, 1990, (02) :7-14
[3]   高频率诱导油菜花粉胚状体的研究 [J].
陈之征 ;
陈正华 .
科学通报, 1983, (05) :300-303
[4]  
Genotype, plant, bud size and media factors affecting anther culture of cauliflowers ( Brassica oleracea var. botrytis )[J] . C. Phippen,D. J. Ockendon.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0 (1)
[5]   A COMPARISON OF ANTHER AND MICROSPORE CULTURE AS A BREEDING TOOL IN BRASSICA-NAPUS [J].
SIEBEL, J ;
PAULS, KP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989, 78 (04) :473-479
[6]   Bot [P]. 
PUTZEYS PHILIPPE ;
BASSETT KATHERINE M ;
FISCELLA JOHN PETER ;
GOSLIN MICHAEL PAUL ;
OLSON JOSEPH LOGAN ;
KANG PAULO .
美国专利 :USD792525S ,2017-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