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新生代盆地的两种构造系统及其成因解释

被引:183
作者
漆家福
机构
[1]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关键词
裂陷盆地; 伸展构造; 走滑构造; 渤海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4.4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渤海湾古近纪盆地可以划分为3个裂陷带和1个裂陷区,都分布在上地幔隆起部位。盆地构造变形可以分为伸展构造和走滑构造两个相对独立、相互关联的新生代构造系统。伸展构造由不同尺度的伸展断层和与伸展断层垂直或斜交的变换断层构成连锁断层系统,在盆地区具有分散的透入性特点,并控制着古近纪断陷的分布和演化。在伸展构造变形基础上叠加了3条北北东向—北东向右旋走滑断裂(带),后者及其伴生构造组成盆地中的呈带状展布的新生代走滑构造系统。伸展构造是一种“水平层状的”薄皮构造。正断层向深部收敛或终止于中地壳内的拆离断层面上。走滑构造是一种“垂直带状的”厚皮构造。浅层的走滑断层以多种方式并入到深断裂带中。这两种构造系统是盆地区新生代时期主动裂陷和被动裂陷两种作用机制的具体表现。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华北中部岩石圈电性结构——应县—商河剖面大地电磁测深研究 [J].
魏文博 ;
谭捍东 ;
金胜 ;
邓明 ;
叶高峰 ;
邓靖武 ;
万战生 .
地球科学, 2002, (05) :645-650
[2]   渤海湾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 [J].
漆家福 ;
张一伟 ;
陆克政 ;
杨桥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S1) :1-6
[3]   渤海湾新生代裂陷盆地的伸展模式及其动力学过程 [J].
漆家福,张一伟,陆克政,杨桥,陈发景 .
石油实验地质, 1995, (04) :316-323
[4]   华北地区人工地震测深震相与地壳结构研究 [J].
嘉世旭,刘昌铨 .
地震地质, 1995, (02) :97-105
[5]   辽东湾-下辽河裂陷盆地的构造样式 [J].
漆家福 ;
陈发景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2, (03) :272-283
[6]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裂陷作用和伸展构造 [J].
马杏垣 ;
刘和甫 ;
王维襄 ;
汪一鹏 .
地质学报, 1983, (01) :22-32
[7]  
中国东部深层石油地质[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谯汉生等主编, 2002
[8]  
第三系石油地质基础[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大港油田科技丛书编委会编, 1999
[9]  
石油勘探新进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M]. 地质出版社 , 史训知,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