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过程对河道系统的干扰与生态修复原则和方法

被引:40
作者
陈利顶 [1 ]
齐鑫 [1 ,2 ]
李芬 [1 ,2 ]
杨丽蓉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城市化过程; 河道生态系统; 人为干扰; 生态系统健康; 环境影响;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0.0105
中图分类号
TV85 [治河方法(河道整治)];
学科分类号
081504 ;
摘要
城市化快速发展在带来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的同时,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也打破了原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平衡,由此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系统分析了城市化过程对河道系统的干扰类型、特征,影响河道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过程和河道系统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和发展方向。认为城市河道系统受到的干扰主要体现在结构固结化、形态规整化和功能简单化3方面;影响河道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过程可归纳为3方面:物质交换通道的阻隔、生物栖息环境的破坏和河道生态水文过程的失衡。指出河道系统的生态修复应该遵循以下6个原则:1)道法自然原则;2)功能引导原则;3)时空尺度分异原则;4)生态循环与平衡原则;5)利益相关者参与原则;6)综合效益最优原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河道系统生态修复的时空尺度和生态修复的方法以及发展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805 / 81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1]   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建设模式研究及应用 [J].
王沛芳 ;
王超 ;
侯俊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68-71
[2]   水生态服务功能分析及其间接价值评价 [J].
欧阳志云 ;
赵同谦 ;
王效科 ;
苗鸿 .
生态学报, 2004, (10) :2091-2099
[3]   河流生态系统的典型特征和服务功能 [J].
栾建国 ;
陈文祥 .
人民长江, 2004, (09) :41-43
[4]   保护和恢复河流形态多样性 [J].
董哲仁 .
中国水利, 2003, (11) :53-56+5
[5]   淡水生态系统服务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J].
蔡庆华 ;
唐涛 ;
邓红兵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1) :135-138
[6]   河岸带功能及其管理 [J].
张建春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S2) :143-146
[7]   河岸植被缓冲带与河岸带管理 [J].
邓红兵 ;
王青春 ;
王庆礼 ;
吴文春 ;
邵国凡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6) :951-954
[8]  
城市河流治理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A]. 刘晓涛.2003年全国城市水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3
[9]  
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手册[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2008
[10]  
河流水质数学模型及其模拟计算[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傅国伟编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