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生态用地空间演变与布局优化研究

被引:42
作者
关小克 [1 ]
张凤荣 [2 ]
王秀丽 [2 ]
赵华甫 [3 ]
姜广辉 [4 ]
机构
[1] 郑州轻工业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2]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中国地质大学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4]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关键词
生态用地; 演变; 布局; 北京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以北京市为例,在全面探讨生态用地内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GIS技术和景观格局理论,分析生态用地空间的演变规律,通过对生态用地的生态服务功能、景观空间结构和生态敏感性的全面分析,构建生态用地空间重要性的评价模型,并以重要生态用地空间为刚性框架,分别按照保留城市面积40%,50%,60%作为重点生态用地的情景,提出北京市城市生态用地空间的布局模式。结果表明:基于保护重点生态用地的城镇发展格局,既能够不以牺牲土地利用的经济价值为代价,又能够保障城市基本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安全格局,是实现"效率"与"安全"双赢的良性空间布局。
引用
收藏
页码:119 / 12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沈阳城市用地生态布局调整研究 [J].
唐密 ;
石铁矛 ;
胡月萍 ;
周娟 .
规划师, 2012, (02) :100-104
[2]   北京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 [J].
关小克 ;
张凤荣 ;
李乐 ;
郭力娜 ;
邵战林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12) :304-310+431
[3]   城市化发展水平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影响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J].
卫海燕 ;
王莉 ;
方皎 ;
宋雪娟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0, 29 (05) :94-98
[4]   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格局演变及其生态响应——以榆林市为例 [J].
文琦 ;
刘彦随 ;
王建兴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0, 29 (02) :104-109
[5]   北京市耕地多目标适宜性评价及空间布局研究 [J].
关小克 ;
张凤荣 ;
郭力娜 ;
赵婷婷 .
资源科学, 2010, 32 (03) :580-587
[6]   北京城市扩张的生态底线——基本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安全格局 [J].
俞孔坚 ;
王思思 ;
李迪华 ;
乔青 .
城市规划, 2010, 34 (02) :19-24
[7]   北京市生态安全格局及城市增长预景 [J].
俞孔坚 ;
王思思 ;
李迪华 ;
李春波 .
生态学报, 2009, 29 (03) :1189-1204
[8]   城市生态安全水平的空间分异与动态转移特征——以广州市为例 [J].
龚建周 ;
夏北成 .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 (01) :210-215
[9]   经济快速增长区城市用地空间扩展对生态安全的影响 [J].
张健 ;
高中贵 ;
濮励杰 ;
彭补拙 .
生态学报, 2008, (06) :2799-2810
[10]   灰关联分析在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J].
关小克 ;
吴克宁 ;
王秀丽 ;
吕巧灵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8, (01) :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