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短缺、环境损害及其产业集聚效果研究——基于21世纪我国省级工业集聚的实证分析

被引:66
作者
朱英明
杨连盛
吕慧君
沈星
机构
[1]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江苏产业集群研究基地
关键词
资源短缺; 环境损害; 工业集聚;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2.11.004
中图分类号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020205 ; 0202 ;
摘要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利用相关省级数据,对中国式财政分权(纵向竞争)和地方政府竞争(横向竞争)双重背景下,资源短缺和环境损害是否对工业集聚产生约束作用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1)水土资源短缺不但没有降低工业集聚水平,反而显著提高工业集聚水平。我国的水土资源短缺是城市化加速发展过程中需求主导型的市场短缺,而非资源性枯竭,总体上没有改变工业企业的区位选择和集聚倾向。(2)水体环境损害对地区工业集聚产生显著的约束作用,其作用弹性达到-0.2074。(3)需求规模对地区工业集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作用弹性达到0.5513。(4)交易成本对地区工业集聚产生显著的约束作用,其作用弹性至少达到-0.2733。(5)地方政府竞争显著地促进地区工业集聚水平,其作用弹性高达1.1762。(6)累积循环效应在我国工业集聚过程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其作用弹性达到0.7601。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44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基于生态学产业集群“S”型增长模型的思考 [J].
张建斌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29 (19) :51-54
[2]   国际垂直专业化集聚对中国环境的影响 [J].
丘兆逸 .
学术论坛, 2012, 35 (03) :121-124+178
[3]   集聚外部性、环境技术效率与节能减排 [J].
杨礼琼 ;
李伟娜 .
软科学, 2011, 25 (09) :14-19
[4]   政府竞争如何促进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市场分割与经济增长关系再探讨 [J].
付强 ;
乔岳 .
世界经济, 2011, 34 (07) :43-63
[5]   海洋产业集聚与环境资源系统耦合的实证分析 [J].
黄瑞芬 ;
王佩 .
经济学动态, 2011, (02) :39-42
[6]   “有为政府”与集聚经济圈的演进——一个基于长三角集聚经济圈的分析框架 [J].
胡晨光 ;
程惠芳 ;
俞斌 .
管理世界, 2011, (02) :61-69+80
[7]   产业集聚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的考察——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 [J].
闫逢柱 ;
苏李 ;
乔娟 .
科学学研究, 2011, 29 (01) :79-83+120
[8]   适度的“政策梯度”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选项——基于新经济地理学循环累积因果聚集机制的探讨 [J].
安虎森 ;
李锦 .
学术月刊, 2010, 42 (01) :73-79
[9]   集群规模与资源利用等因素相互影响的仿真分析研究 [J].
张新年 ;
陈娟 ;
达庆利 .
中国软科学, 2009, (S2) :191-197
[10]   区域制造业规模经济、技术变化与全要素生产率——产业集聚的影响分析 [J].
朱英明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10)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