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形理论的新疆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析

被引:25
作者
杨涵 [1 ,2 ]
王芳芳 [1 ]
吴世新 [1 ]
周华荣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 新疆师范大学
关键词
分形理论; 土地利用; 动态度指数; 复杂性; 稳定性; 空间格局; GIS; 新疆;
D O I
10.13866/j.azr.2009.02.024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应用地理信息技术,提取基于遥感影像的新疆土地利用空间数据,通过分形模型,计算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末和2005年3个时期各土地类型的分形维数和稳定性指数,定量分析其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并以此为依据,探讨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复杂性和稳定性,同时结合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指数,探讨新疆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80年代末至2005年水域分形维数逐年增大,土地利用斑块形态不规则程度递增,并在空间上呈扩张趋势;但其稳定性呈逐年下降趋势。除水域外的其他各大土地利用类型,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其分形维数呈递增趋势,复杂性递增且达到最高点,土地利用斑块形态趋于不规则,空间上呈扩张趋势;而稳定性递减且达到最低点。90年代末至2005年分形维数呈递减趋势,土地利用斑块形态趋于规则,空间上呈缩小趋势,其稳定性呈逐渐增强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94 / 19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 [J].
满苏尔·沙比提 ;
阿尔斯朗·马木提 .
干旱区研究, 2007, (03) :296-301
[2]   渝西方山丘陵区小流域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J].
林孝松 ;
赵纯勇 ;
郭跃 ;
杨华 .
水土保持通报, 2007, (02) :91-94+98
[3]   松嫩平原西南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分形研究 [J].
李昭阳 ;
汤洁 ;
孙平安 ;
林年丰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6, (02) :250-258
[4]   山东泰山地区景观结构变化及其分形分析 [J].
余世孝 ;
郭泺 .
生态学报, 2005, (01) :129-134
[5]   基于RS和GIS的中国干旱区土地利用格局研究——以甘肃省武威市为例 [J].
岳文泽 ;
徐建华 ;
徐丽华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4) :64-71
[6]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镶嵌体的分形结构模型研究 [J].
邵怀勇 ;
仙巍 ;
马泽忠 ;
李爱农 ;
周万村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4, (05) :155-158
[7]   基于分形理论的北京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研究 [J].
杨国安 ;
甘国辉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4, (10) :131-137
[8]   草原地裂缝分布的分形特征研究 [J].
田洪艳 ;
周道玮 ;
李质馨 ;
侯瑜 ;
钟悦 ;
刘晓冬 ;
徐冶 ;
鲁质博 ;
不详 .
干旱区研究 , 2003, (01) :53-59
[9]   基于 RS与 GIS的区域景观镶嵌结构研究 [J].
徐建华 ;
方创琳 ;
岳文泽 .
生态学报, 2003, (02) :365-375
[10]   中国近期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分析 [J].
刘纪远 ;
刘明亮 ;
庄大方 ;
邓祥征 ;
张增祥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12) :1031-1040+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