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下石盒子组盒2-3段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被引:23
作者
徐深谋 [1 ]
林春明 [2 ]
王鑫峰 [1 ]
钟飞翔 [3 ]
邓已寻 [1 ]
吕小理 [1 ]
汤兴旺 [1 ]
机构
[1] 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2]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五厂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储层物性; 下石盒子组; 大牛地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2-3段储层砂岩类型以岩屑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岩石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较低。研究表明该区目的储层的成岩阶段处于早成岩A期,主要发育机械压实、胶结、交代和溶解4种成岩作用。机械压实、胶结和交代作用为破坏性成岩作用,发育程度普遍较强。其中,压实作用和碳酸盐胶结作用是本区储集层中发育最普遍、最典型的两种成岩作用,也是导致储层物性变差的主要因素;溶解作用作为主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发育程度不高,但在局部区带发育相对较强,是引起该地区储层改善的主要成岩因素之一。储层物性随深度增加呈有规律变化,在2 670~2 750 m深度段孔隙度和渗透率出现异常高值区,该孔隙异常发育带是多种成岩作用综合的结果,油气运聚高峰期产生的有机酸引起的碎屑颗粒和碳酸盐胶结物等的溶蚀对其形成和保存有重大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909 / 9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长8段致密砂岩油藏成藏孔隙度下限研究 [J].
潘高峰 ;
刘震 ;
赵舒 ;
王菁 .
现代地质, 2011, 25 (02) :271-278
[2]   辽河滩海西部凹陷古近系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J].
刘媛媛 ;
于炳松 ;
朱金富 ;
钟高明 ;
张林林 .
现代地质, 2009, 23 (04) :731-738
[3]   大牛地气田盒3段致密储层评价与预测 [J].
郭建民 ;
刘忠群 ;
谢婷 .
天然气工业, 2007, (12) :55-57+164
[4]   大牛地气田盒2、3段高孔渗储层的形成条件 [J].
贾会冲 ;
孟军田 .
天然气工业, 2007, (12) :43-45+162
[5]   大牛地气田盒2、3段成岩作用研究 [J].
吝文 ;
姜在兴 ;
吕林 ;
阎丽艳 ;
鲍丹丹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7, (06) :28-30+35
[6]   鄂尔多斯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储层成岩作用评价 [J].
罗月明 ;
刘伟新 ;
谭学群 ;
杨琦 .
石油实验地质, 2007, (04) :384-390
[7]   大牛地气田东北地区山西组-下石盒子组沉积特征及发育模式 [J].
尤欢增 ;
赵俊兴 ;
陈洪德 ;
董桂玉 ;
李良 ;
罗媛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401-406
[8]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盒3段储层评价 [J].
梁月华 ;
詹伟 ;
袁磊 .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07, (04) :23-26
[9]   大牛地气田盒2+3段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分类评价 [J].
唐海发 ;
彭仕宓 ;
赵彦超 .
矿物岩石, 2006, (03) :107-113
[10]   大牛地气田下石盒子组储层特征 [J].
常兴浩 ;
王延宾 ;
韩德馨 .
天然气工业, 2004, (11) :19-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