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黄河中游泥沙输移特性及机理研究
被引:10
作者:
冯家豪
[1
]
赵广举
[1
,2
]
穆兴民
[1
,2
]
田鹏
[1
,3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来源: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黄河中游;
输沙;
干支流;
驱动因素;
D O I:
10.16239/j.cnki.0468-155x.2020.05.006
中图分类号:
TV14 [泥沙动力学、河流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081502 ;
摘要:
基于黄河中游干流4个水文站及8条主要支流1957-2018年实测降雨输沙资料,采用Mann-Kendall检验、有序聚类分析法研究黄河中游区间输沙时空变化特性,结合双累积曲线法量化输沙变化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中游干流各水文站年输沙量均呈显著减少趋势,各站减幅自上游至下游沿程不断增大。区间8条典型支流多年输沙模数自1970s后均呈减少趋势,头道拐-龙门区间对中游区间输沙占比下降明显,区域水土保持治理效益显著。研究显示人类活动是黄河中游输沙锐减的主要驱动因素,对头道拐-龙门区间平均输沙变化贡献率为85.84%,对龙门-潼关区间输沙变化贡献为88.68%,淤地坝、梯田和水库等水利水保工程措施是输沙锐减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1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