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植被对坡面土壤水蚀作用的动力学机理

被引:26
作者
张颖 [1 ,2 ,3 ]
牛健植 [1 ]
谢宝元 [1 ]
余新晓 [1 ]
朱建刚 [1 ]
李维 [1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森林植被; 降雨; 水力侵蚀; 坡面流; 动力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水力侵蚀是目前世界上分布最广、危害也是最为普遍的一种土壤侵蚀类型。坡面土壤侵蚀主要是由雨滴击溅、坡面径流引起,而森林植被作为陆地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以其林冠层、林木茎杆、林地上富集的枯枝落叶层、根系层以及发育疏松而深厚的土壤层截持和蓄储大气降水,发挥着其特有的水文生态功能,从多个角度影响降雨和坡面流的水力特性,在防治土壤侵蚀方面有其不可缺少的意义,然而目前对森林植被防治坡面土壤水蚀机理系统的研究还较少。系统的总结了森林植被各个垂直层次对坡面水蚀作用的动力学机理以及不同学者在此领域所做出的研究成果及此项研究的研究现状,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出了林地坡面水蚀作用动力学机理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林冠对降雨重新分配出现林冠截持和干流等现象,降雨雨滴的大小、分布、降落速度和动能等性质发生变化,林冠层通过改变雨滴特性来影响坡面流水力特性,进而改变坡面流对坡面的侵蚀机理;森林植被茎干对径流的分散阻止作用,增大地表径流的阻力系数,茎干绕流现象对坡面土壤侵蚀的作用有正反两方面,林木在一定种植密度内,会使得泥沙起动流速减小,增加坡面侵蚀,因此应合理选择林木的种植密度才能起到减少坡面水蚀的作用;坡面流在枯落物层中流动并穿过枯落物层后下渗进入土壤的过程,类似于水流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枯落物的物理性质如分解程度、空隙度等的变化,引起水流流动的状态变化复杂,有必要应用渗流理论来深入研究以搞清其流动机理;根系层的存在能逐步改善土壤的内在特性,稳定表土层结构、提高土壤入渗性能使其抗侵蚀能力加强,植物根系层对坡面水蚀作用的研究是一个崭新的领域,需从土力学和植物根系影响土壤力学性质的角度研究土壤的抗侵蚀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5084 / 509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5 条
[1]   降雨流动能物理模型研究 [J].
王占礼 ;
孙全敏 ;
郑粉莉 ;
牛振华 .
水利学报, 2005, (11) :11-16
[2]   地表条件对坡面产流的影响 [J].
向华 ;
刘青泉 ;
李家春 .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2004, (06) :774-782
[3]   电解质脉冲法测量薄层水流流速的实验研究 [J].
夏卫生 ;
雷廷武 ;
吴金水 ;
刘春平 ;
赵军 .
自然科学进展, 2004, (11) :70-74
[4]   坡面流及土壤侵蚀动力学(Ⅰ)——坡面流 [J].
刘青泉 ;
李家春 ;
陈力 ;
向华 .
力学进展, 2004, (03) :360-372
[5]   坡面薄层水流流速测量的比较研究 [J].
夏卫生 ;
雷廷武 ;
刘春平 ;
吴金水 ;
赵军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2) :23-26
[6]   薄层水流速度测量系统的研究 [J].
夏卫生 ;
雷廷武 ;
赵军 ;
张晴雯 ;
高佩玲 .
水科学进展, 2003, (06) :781-784
[7]   植物根系提高土壤抗侵蚀性机理研究 [J].
刘定辉 ;
李勇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3, (03) :34-37+117
[8]   试论灌草在水土保持林中的作用 [J].
高俊 .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 (03) :51-53
[9]   水土保持林优化模式研究 [J].
李树人 ;
赵勇 ;
阎志平 ;
宋轩 .
中国水土保持, 2002, (07) :43-43
[10]   坡面薄层流水动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 [J].
张光辉 .
水科学进展, 2002, (02) :159-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