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黄土高原坡耕地退耕还草的水沙变化特征
被引:43
作者:
彭文英
张科利
江忠善
孔亚平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3]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北京内江师范学院
[4] 四川内江
[5] 北京
[6] 陕西杨陵
来源: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黄土高原;
退耕还草;
减流减沙;
水土资源;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2.04.003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根据野外观测资料 ,比较不同农耕地的产流产沙与草地 ,分析了退耕还草后减流减沙效应随降雨特征、坡度以及时间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 ,退耕还草减流减沙主要是在大雨量时 ,尤其是减流效应 ,在小雨量降雨时很弱 ,甚至不减流。退耕还草减流减沙效应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大 ,且减沙效应增长速度大于减流效应 ,退耕还草应尽快退掉 2 5°以上的坡耕地。退耕还草减流减沙在多雨和暴雨多年份以及在暴雨多的季节效应强 ,主要削减的是大暴雨、高含沙的地表径流。在任何情况下 ,退耕还草的减沙效应都明显大于减流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397 / 402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