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湖泊水环境基准的研究进展

被引:109
作者
吴丰昌
孟伟
宋永会
刘征涛
金相灿
郑丙辉
王业耀
王圣瑞
姜霞
卢少勇
储昭升
陈艳卿
王超
华祖林
王沛芳
于志强
傅家谟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 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3]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
湖泊; 水环境基准; 生态环境效应; 环境管理; 区域差异;
D O I
10.13671/j.hjkxxb.2008.12.016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中国湖泊污染形势严峻、生态健康效应复杂,亟需适合中国区域特点的水环境基准作为加强污染控制、治理和管理的理论依据,但目前我国湖泊水环境基准的系统研究尚未开展.本文从水环境基准的意义、概念、研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对中国湖泊水环境基准研究进行了剖析回顾和展望:首先阐述了开展区域性水环境基准研究的迫切性和科学意义,揭示了"科学确定基准"的内涵;然后详细回顾了国内外湖泊水环境基准的研究历史、现状及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湖泊水环境基准的"三性"原则(科学性、基础性和区域性),指出环境暴露、效应识别和风险评估是基准研究的三个关键环节;最后提出中国湖泊水环境基准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本文强调:阐明中国水环境的演变规律和特征,需要开展水环境污染过程和生态毒理效应研究;建立具有我国区域特点的湖泊水环境基准理论、技术和方法体系是面向国际科学前沿和解决中国环境管理重大科技需求的重要任务,它既可推动中国毒理学、生物学、生态学及环境与生物地球化学等学科的发展,又可为湖泊流域的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撑,整体提升我国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的水平和国际地位.
引用
收藏
页码:2385 / 239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区域环境风险评价及其关键科学问题 [J].
黄圣彪 ;
王子健 ;
乔敏 .
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5) :705-713
[2]   锦州湾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物毒性风险评价 [J].
范文宏 ;
张博 ;
陈静生 ;
张融 ;
邓宝山 .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6) :1000-1005
[3]   分子生物标志物在污染环境早期诊断和生态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J].
王晓蓉 ;
罗义 ;
施华宏 ;
张景飞 .
环境化学, 2006, (03) :320-325
[4]   水环境质量基准、标准与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策略 [J].
孟伟 ;
张远 ;
郑丙辉 .
环境科学研究, 2006, (03) :1-6
[5]   太湖梅梁湾水体和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的遗传毒性 [J].
乔敏 ;
王春霞 ;
黄圣彪 ;
王子健 .
中国环境科学, 2006, (02) :224-227
[6]   有毒污染物对生物体的毒性效应与自由基反应 [J].
安鑫龙 ;
周启星 .
生物学通报, 2006, (02) :1-3
[7]   水体沉积物环境质量基准建立方法研究进展 [J].
陈云增 ;
杨浩 ;
张振克 ;
秦明周 .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01) :53-61
[8]   涕灭威及其复合污染对斑马鱼胚胎DNA的影响 [J].
李阳 ;
张清敏 ;
戴树桂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6) :982-984
[9]   环境纳米污染物与微界面水质过程 [J].
汤鸿霄 .
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2) :146-155
[10]   各国水体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基准的差异及原因分析 [J].
陈静生 ;
洪松 ;
范文宏 ;
王立新 .
环境化学, 2001, (05) :417-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