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两个亚热带优质蛋白玉米群体的适应性混合选择研究——Ⅰ.开花期性状的直接选择响应

被引:28
作者
张世煌
石德权
徐家舜
杨引福
康继伟
汪黎明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北京,陕西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粮食作物所!武功,四川省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研究所!成都,山东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玉米研究所!济南
关键词
玉米; 外来种质; 开花期; 适应性; 混合选择; 选择响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用混合选择法改良亚热带优质蛋白玉米(QPM)群体在我国北方长日照条件下的适应性。经过4轮选择,中群13和中群14两个群体在北京三年试验的平均抽丝日期分别从85.1和86.9天缩短为67.5和68.8天,平均每轮提早4.1和4.5天。散粉日期的变化幅度较小,平均每轮提早2.2和2.3天。由于这两个性状的选择响应有差异,使散粉至抽丝的间隔天数(PSSl)分别从11.2和12.2天缩短为2.4和2.5天,平均海轮缩短2.0和2.3天,大大改善了雌雄协调性。1991年在北京春播,三亚秋播和济南、武功、成都夏播所做的多点联合评价试验表现相同的趋势,两个群体的抽丝日期平均每轮提早2.0和1.6天,PSSI则平均每轮缩短1.11和0.97天。在北京长日照条件下积累的改良效果,在短日照和夏播条件下仍然表现极显著的选择响应。这表明,混合选择法是改良外来玉米种质适应性,提早开花和改善雌雄协调性的有效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271 / 28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硬质胚乳高赖氨酸玉米的选育研究 [J].
石德权 ;
李竞雄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2, (04)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