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柴达木盆地北缘新近系重矿物特征及物源分析
被引:10
作者:
李凤杰
[1
]
李俊武
[1
]
王海峰
[2
]
孔红喜
[2
]
杨承锦
[1
]
杨豫川
[1
]
代廷勇
[1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2] 青海油田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重矿物;
物源分析;
Q型聚类分析;
新近系;
柴达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P57 [矿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070901 ;
摘要:
为了查明柴达木盆地北缘新近系物源方向、指导沉积相和砂体的展布的研究,在重矿物类型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数理统计及Q型聚类分析,对柴达木盆地北缘新近系碎屑岩的重矿物进行了矿物稳定性及其组合特征分析。研究表明新近系的重矿物以稳定矿物锆石、磁铁矿、白钛矿、石榴子石为主;而且稳定矿物含量大于非稳定矿物的含量,表明该区物源搬运距离较长,离物源区较远;并根据重矿物种类将研究区分为五大重矿物组合带。综合分析得出柴达木盆地北缘新近系存在三个物源方向:北西部阿尔金山物源区、小赛什腾山与赛什腾山物源区、东部的祁连山-绿梁山物源区。各物源方向为独立物源供给,但在冷湖地区则受到阿尔金山和小赛什腾山物源区两者的共同影响。柴北缘中部地区的物源供主要有有两个方向,阿尔金山物源,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可抵达鄂博梁Ⅱ号构造;赛什腾物源,自东北向西南方向,可抵达鄂博梁Ⅲ号构造。
引用
收藏
页码:182 / 187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