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例大肠癌根治术后中医辨证规律的临床研究

被引:32
作者
许云 [1 ]
赵爱光 [2 ]
谷晓红 [3 ]
刘建平 [3 ]
吴煜 [1 ]
杨宇飞 [1 ]
机构
[1]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
[2]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3]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关键词
术后大肠癌; 中医辨证分型; 多因素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73 [中医肿瘤科];
学科分类号
1005 ;
摘要
目的:采用数理统计和多因素分析方法,结合临床实践,对根治术后大肠癌患者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客观总结,提供中医辨证论治大肠癌的客观科学的证据。方法:运用大样本、多中心、横断面、前瞻性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北京和上海两地218例根治术后大肠癌病例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肿瘤分期、肿瘤病理学分级、既往治疗、症状、体征、中医单证证型症状表现。运用EPIdata3.1进行数据库的建立及管理,并采用二次录入的方式进行审核。统计方法主要采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多因素分析方法,结合临床实践,对大肠癌根治术后的患者辨证规律进行客观总结和分析。结果:根据临床调查和数理统计结果,初步制定了根治术后大肠癌中医辨证分型诊断标准,暂定根治术后大肠癌7大证型分别为:肠燥津亏证、脾胃不足证、脾气亏虚证、肝阴亏虚,湿热内蕴证、肝胃不和证、肾气亏虚证、阳虚湿停证,并确定相应的主、次症。结论:通过数理统计的结果与中医理论相结合,我们发现根治术后大肠癌中医证候分布确有其规律,中医证候是客观存在的。前瞻性的临床调查与多因素数理分析相结合是进行大肠癌术后患者辨证规律客观化研究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和进一步深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938 / 94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有关辨证论治临床评价若干问题的思考 [J].
刘保延 .
中医杂志, 2007, (01) :12-14
[2]  
AJCC癌症分期手册.[M].(美)F.L.格林尼[等]主编;毛伟征[等]主译;.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  
临床流行病学.[M].王家良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4]  
中医诊断学.[M].朱文锋; 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