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SO对中国夏季降水可预测性变化的研究

被引:80
作者
高辉
王永光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ENSO; 中国夏季降水; 梅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7.6 [降水预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众多研究表明,ENSO对东亚夏季风尤其是中国夏季降水存在很大影响,已成为中国夏季降水首要的预测因子。传统的预测模型认为,当前期ENSO为暖位相状态时,夏季中国主要雨带位置偏南,长江流域降水偏多;反之,当前期ENSO为冷位相状态时,夏季中国主要雨带位置偏北,长江流域降水偏少。基于1951—2003年中国160站月平均降水资料和同时段的NOAA ERSST海表温度资料,讨论了中国夏季降水和前冬Nino3区海温关系的年代际变化。分析结果显示,近20年来二者相关性已大大衰减。作为中国夏季降水的主要预测指标,ENSO的指示意义也相应减弱。在1951—1974年,依据前冬Nino3区SSTA预测夏季降水符号准确率在67%以上的站数有43站,但在1980—2003年,同样准确率的站数只有15站。在前一个研究时段,这43站呈区域性分布于东北地区、黄河和长江流域,但后一个研究时段内的15站分布分散,不利于区域性预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前,当前冬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偏高时,华北和江南南部的多数测站夏季降水偏多,淮河流域降水偏少,同时梅雨开始偏晚。反之,当前冬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偏低时,华北和江南南部夏季降水易偏少,淮河流域降水则偏多,同时梅雨开始偏早。但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上述对应关系较难成立。因此,在汛期预测业务中参考ENSO的作用时必须充分考虑年代际背景的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3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海温异常对东亚夏季风及长江流域降水影响的分析及数值试验 [J].
孙淑清 ;
马淑杰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3, (01) :36-52
[2]   关于季风动力学以及季风与ENSO循环相互作用的研究 [J].
黄荣辉 ;
陈文 ;
丁一汇 ;
李崇银 .
大气科学, 2003, (04) :484-502
[3]   ENSO循环在夏季的不同位相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 [J].
倪东鸿 ;
孙照渤 ;
赵玉春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0, (01) :48-54
[4]   江淮梅雨的多尺度特征及其与厄尔尼诺和大气环流的联系 [J].
王钟睿 ;
钱永甫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4, (03) :317-325
[5]   关于亚洲季风与ENSO循环相互作用研究最近的进展 [J].
黄荣辉 ;
陈 文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2, (02) :146-159
[6]   太平洋区域海温跃变及其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 [J].
李峰 ;
何金海 .
气象科学, 2001, (01) :28-35
[7]   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与我国江淮流域夏季旱涝的成因分析 [J].
励申申 ;
寿绍文 .
应用气象学报, 2000, (03) :331-338
[9]   淮河夏季降水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对应关系的年代际变化 [J].
高辉 .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1) :1-9
[10]   ENSO循环与中国东部地区夏季和冬季降水关系的研究 [J].
金祖辉 ;
陶诗言 .
大气科学, 1999, (06) :663-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