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7 条
祁连山近期七一冰川融水径流特征分析
被引:18
作者:

宋高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贺建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武小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七一”冰川;
近期冰川消融;
融水径流;
祁连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6 [冰川];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利用2006年8月1日-9月30日的实测水文数据,对"七一"冰川融水径流产汇流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揭示出该冰川日消融特征.通过对冰川融水量的估算以及径流模数的计算,并与过去的观测结果进行对比,表明近些年来"七一"冰川消融强度和消融量都在增大,而且2006年消融量为近几年观测的最大值.虽然不同年份消融量不一样,但"七一"冰川总的趋势是一直处于萎缩状态,随着全球变暖,"七一"冰川的萎缩可能将继续下去.通过对设立在沿冰川下游方向两个不同的水文断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七一"冰川融水径流在向下游运动过程中有部分水入渗为河谷潜流,观测期内两个相距不到2 km的水文断面间渗漏损耗占近1/3左右.
引用
收藏
页码:321 / 32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珠穆朗玛峰绒布冰川水文过程初步研究
[J].
刘伟刚
;
任贾文
;
秦翔
;
刘景时
.
冰川冻土,
2006, (05)
:663-667

刘伟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

任贾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

秦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2]
近50a西北地区年径流变化反映的区域气候差异
[J].
叶柏生
;
丁永建
;
杨大庆
;
韩添丁
;
沈永平
.
冰川冻土,
2006, (03)
:307-311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大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University of Alaska Fairbanks,AK,USA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沈永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3]
慕士塔格卡尔塔马克冰川作用区的水文与水化学特征
[J].
赵华标
;
姚檀栋
;
徐柏青
.
冰川冻土,
2006, (02)
:269-275

赵华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柏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
[4]
乌鲁木齐河源区44a来气候变暖特征及其对冰川的影响
[J].
王国亚
;
沈永平
;
毛炜峄
.
冰川冻土,
2005, (06)
:813-819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沈永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毛炜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5]
祁连山七一冰川物质平衡的最新观测结果
[J].
蒲健辰
;
姚檀栋
;
段克勤
;
坂井亚规子
;
藤田耕史
;
松田好弘
.
冰川冻土,
2005, (02)
:199-204

蒲健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姚檀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段克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坂井亚规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藤田耕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松田好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6]
慕士塔格卡尔塔马克冰川水文观测与特征分析
[J].
何晓波
;
丁永建
;
刘时银
;
保翰璋
.
冰川冻土,
2005, (02)
:262-268

何晓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丁永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刘时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保翰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7]
托木尔峰南麓径流变化的气候因素分析
[J].
谢昌卫
;
丁永建
;
刘时银
;
沈永平
;
韩海东
;
王建
.
冰川冻土,
2005, (02)
:269-275

谢昌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丁永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刘时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沈永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韩海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王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8]
托木尔峰南坡冰川水文特征及其对径流的影响分析
[J].
谢昌卫
;
丁永建
;
刘时银
;
韩海东
.
干旱区地理,
2004, (04)
:570-575

谢昌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兰州,兰州,兰州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9]
世界和中国的冰川分布及其水资源意义
[J].
王宗太
;
苏宏超
.
冰川冻土,
2003, (05)
:498-503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10]
天山南坡台兰河流域冰川物质平衡变化及其对径流的影响
[J].
沈永平
;
刘时银
;
丁永建
;
王顺德
.
冰川冻土,
2003, (02)
:124-129

沈永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顺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