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空间特征与驱动机制

被引:169
作者
孙黄平
黄震方
徐冬冬
施雪莹
刘欢
谭林胶
葛军莲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城镇化;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度; 空间自相关; 驱动机制; 泛长三角;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7.02.022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综合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2002—2014年泛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空间特征及驱动机制展开分析。研究表明:①2002—2014年,耦合度呈"上升—稳定—下降"的倒"U"型曲线变化,协调度保持上升趋势,并呈现出中部高南北低,东部高西部低的空间分布趋势;②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性特征,形成了以苏南为核心的热点区和以皖北为核心的冷点区;③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人均财政预算内收入等,且存在明显的时空异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63 / 170+186 +18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县域城镇化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以浙江省为例 [J].
张立生 .
地理研究, 2016, 35 (06) :1151-1163
[2]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协调水平测度与比较 [J].
贾兴梅 ;
李俊 ;
贾伟 .
经济地理, 2016, 36 (02) :80-86
[3]   沿海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时空分析 [J].
袁丹 ;
欧向军 ;
唐兆琪 ;
徐蕖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5, 37 (11) :100-105
[4]  
吉林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J].谭俊涛;张平宇;李静;刘世薇;.应用生态学报.2015, 12
[5]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理论反思与困境突破 [J].
黄震方 ;
陆林 ;
苏勤 ;
章锦河 ;
孙九霞 ;
万绪才 ;
靳诚 .
地理研究, 2015, 34 (08) :1409-1421
[6]   中原城市群9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 [J].
崔木花 .
经济地理, 2015, 35 (07) :72-78
[7]   基于BP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脆弱性与协调性动态模拟研究——以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为例 [J].
陈晓红 ;
吴广斌 ;
万鲁河 .
地理科学, 2014, 34 (11) :1337-1343
[8]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动态计量分析——以新疆乌鲁木齐市为例 [J].
王长建 ;
张小雷 ;
杜宏茹 ;
汪菲 ;
张新林 ;
倪天麒 .
干旱区地理, 2014, 37 (03) :609-619
[9]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增长率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 [J].
丁悦 ;
蔡建明 ;
任周鹏 ;
杨振山 .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 (05) :657-666
[10]   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 [J].
姚士谋 ;
张平宇 ;
余成 ;
李广宇 ;
王成新 .
地理科学, 2014, 34 (06) :64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