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大型海相页岩气田成藏条件及高效勘探开发关键技术

被引:53
作者
王志刚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涪陵; 页岩气; 勘探; 钻完井; 分段压裂; 环境保护; 商业开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TE37 [气田开发与开采];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082002 ;
摘要
中国页岩气资源量丰富,但前期借鉴美国理论技术在中国寻找页岩气,并未取得大型商业发现。为此,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立足自主创新,围绕中国海相页岩气地质特点,开展了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通过揭示页岩气"早期滞留,晚期改造"的动态保存机理,形成了"深水陆棚相优质页岩发育是页岩气‘成烃控储’的基础,良好的保存条件是页岩气‘成藏控产’的关键"的新认识;形成了以页岩气地球物理、开发设计与优化、水平井钻完井及压裂为主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核心技术及关键装备,发现并成功开发了中国首个也是目前最大的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使中国成为北美之外第一个实现规模化开发页岩气的国家。截至2017年8月,涪陵气田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6 008.14×10~8 m3,已建成76.8×10~8 m3产能,累积产气量为133.9×10~8 m3,并实现了清洁生产。气田高水平、高速度、高质量建设,是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的典范,为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对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走出了中国页岩气自主创新发展之路。
引用
收藏
页码:370 / 38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纳米CT页岩孔隙结构表征方法——以JY-1井为例 [J].
苟启洋 ;
徐尚 ;
郝芳 ;
陆扬博 ;
张爱华 ;
王雨轩 ;
程璇 ;
青加伟 .
石油学报, 2018, 39 (11) :1253-1261
[2]   焦石坝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一段页岩岩相展布特征及发育主控因素 [J].
王超 ;
张柏桥 ;
陆永潮 ;
舒志国 ;
陆亚秋 ;
包汉勇 ;
孟志勇 ;
陈雷 .
石油学报, 2018, 39 (06) :631-644
[3]   海相页岩中斑脱岩发育特征及对页岩储层品质的影响——以涪陵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一段为例 [J].
舒逸 ;
陆永潮 ;
刘占红 ;
王超 ;
毛华武 .
石油学报, 2017, 38 (12) :1371-1380
[4]   涪陵地区页岩总孔隙度测井预测 [J].
徐壮 ;
石万忠 ;
翟刚毅 ;
包书景 ;
彭女佳 ;
张晓明 ;
王超 ;
徐清海 ;
王任 .
石油学报, 2017, 38 (05) :533-543
[5]   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孔隙度控制因素及演化规律 [J].
刘文平 ;
张成林 ;
高贵冬 ;
罗超 ;
吴伟 ;
石学文 ;
张鉴 ;
李武广 ;
邓晓航 ;
胡晓华 .
石油学报, 2017, 38 (02) :175-184
[6]   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页岩裂缝发育主控因素及对产能的影响 [J].
郭旭升 ;
胡东风 ;
魏祥峰 ;
李宇平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6, 37 (06) :799-808
[8]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的晚期逸散 [J].
魏志红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5, 36 (04) :659-665
[9]   涪陵页岩气勘探开发重大突破与启示 [J].
王志刚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5, 36 (01) :1-6
[10]   页岩气滑溜水压裂用降阻剂研究与应用进展 [J].
杜凯 ;
黄凤兴 ;
伊卓 ;
张文龙 .
中国科学:化学, 2014, 44 (11) :1696-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