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柑橘木虱成虫和5龄若虫在感染黄龙病的柑橘上的取食行为及获菌效率比较

被引:7
作者
乌天宇 [1 ,2 ]
张旭颖 [1 ]
George ACBEATTIE [3 ]
岑伊静 [1 ]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生态研究室/华南农业大学柑橘黄龙病研究室
[2] 南方日报
[3] School of Science and Health,Western Sydney University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关键词
亚洲柑橘木虱; 柑橘; 黄龙病; 取食行为; 获菌效率; 刺吸电位;
D O I
10.16380/j.kcxb.2020.02.006
中图分类号
S436.66 [柑桔类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目的】亚洲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是柑橘的毁灭性病害——黄龙病亚洲种‘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Clas’)的主要传播媒介。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木虱成虫和5龄若虫的取食行为、获菌效率是否有差异,以及寄主感染黄龙病是否对5龄若虫取食产生影响。【方法】利用直流型刺吸电位仪(DC-EPG Giga-4)记录柑橘木虱成虫和5龄若虫在携带黄龙病的酸橘Citrus reticulata cv. Sunki嫩梢上10 h的取食行为,用qPCR单头检测其获得黄龙病病原菌的效率,并比较5龄若虫在感病和健康植株嫩梢上的取食行为。【结果】柑橘木虱成虫与5龄若虫在感染黄龙病的酸橘上的取食行为有显著差异。5龄若虫比成虫更快地开始在韧皮部和木质部进行吸食,口针在韧皮部的总过程以及吸食时间显著长于成虫。此外,5龄若虫和成虫在EPG测定(同时饲菌)10 h后获菌率分别为37.5%和20.0%,若虫明显高于成虫。寄主植物感染黄龙病对5龄若虫的取食行为有一定的影响,表现在感病植株上的刺探次数、唾液分泌次数和韧皮部吸食次数都显著少于健康植株,而两者分泌唾液和韧皮部吸食时间没有显著差异。另外,在感病植株上首次韧皮部取食出现时间较在健康植株上要早。【结论】在同等时间下,柑橘木虱5龄若虫比成虫在感染黄龙病的酸橘上的取食能力更强、取食量更大、获菌率更高,原因可能是若虫需要更多的营养物质供其生长发育所致。寄主感染黄龙病对木虱5龄若虫的取食有利,使其更快地开始取食,而且更改取食位点次数变少,推测可能与黄龙病菌破坏了植物的防御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66 / 17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亚洲柑橘木虱的起源、分布和扩散能力研究进展 [J].
江宏燕 ;
吴丰年 ;
王妍晶 ;
陶磊 ;
王吉锋 ;
刘喆 ;
岑伊静 .
环境昆虫学报, 2018, 40 (05) :1014-1020
[2]   柑橘木虱取食黄龙病柑橘部位与获菌效率的关系 [J].
黄金萍 ;
黄建邦 ;
高娃 ;
曾丽霞 ;
黄有明 ;
宋银平 ;
岑伊静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5, 36 (01) :71-74
[3]   韧皮部取食昆虫诱导的植物防御反应 [J].
张海静 ;
严盈 ;
彭露 ;
郭建洋 ;
万方浩 .
昆虫学报, 2012, 55 (06) :736-748
[4]   黄龙病诱导下椪柑SSH文库的构建与分析 [J].
钟云 ;
姜波 ;
易干军 ;
曾继吾 ;
王辉 ;
蒋侬辉 ;
周碧容 .
果树学报, 2012, 29 (03) :416-422
[5]   刺吸电位技术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J].
汤清波 ;
张大山 ;
姬琨 ;
丁识伯 ;
闫凤鸣 .
应用昆虫学报, 2011, 48 (05) :1519-1527
[6]   亚洲柑橘木虱的刺吸电位图谱研究 [J].
杨成良 ;
岑伊静 ;
梁广文 ;
陈华燕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1, 32 (01) :49-52+56
[7]   EPG技术在刺吸式昆虫取食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J].
姜永幸,郭予元 .
植物保护, 1994, (02) :33-35
[8]   褐稻虱取食试验及防治探讨 [J].
顾秀慧 ;
贝亚维 ;
高春先 .
昆虫学报, 1987, (02) :169-174
[9]  
柑橘黄龙病及综合防治[M]. 广东科技出版社 , 吴定尧, 2009
[10]  
昆虫与植物的关系[M]. 科学出版社 , 钦俊德 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