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研究进展及思考

被引:25
作者
思娜 [1 ]
安雷 [2 ]
邓辉 [1 ]
孙键 [1 ]
光新军 [1 ]
机构
[1] 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2] 中国石化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开采技术; 热激发; 部分氧化; 创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7 [气田开发与开采];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储量极大的清洁能源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在大量调研国内外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专利等的基础上,对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原理进行了介绍,并对传统的热激发法、降压法、化学抑制剂法及CO2—CH4置换法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和分析,总结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对目前几种主要的创新技术,包括双水平井热水注入法、单井热吞吐法、部分氧化法、电加热辅助降压法及CO2置换辅助降压法的技术原理、创新点、优缺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对比和思考;分析认为,当前创新热点大多基于重油油砂等的热采技术移植,且主要集中于降压法与热激发法相结合、扩大储层热接触面积、提高热量利用效率上。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6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轻质烃组分的低温密闭抽提技术及其在页岩油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J].
王娟 .
中国石油勘探, 2015, 20 (03) :58-63
[2]   漠河盆地漠河组天然气水合物潜在气源岩评价 [J].
邓磊 ;
文志刚 ;
刘蕴 ;
董纹希 ;
刘聪 .
特种油气藏, 2015, 22 (05) :33-37+152
[3]   中扬子地区海相天然气勘探方向、关键问题与勘探对策 [J].
焦方正 ;
冯建辉 ;
易积正 ;
蔡勋育 ;
何发岐 .
中国石油勘探, 2015, 20 (02) :1-8
[4]   论非常规油气与常规油气的区别和联系 [J].
邹才能 ;
陶士振 ;
白斌 ;
杨智 ;
朱如凯 ;
侯连华 ;
袁选俊 ;
张国生 ;
吴松涛 ;
庞正炼 ;
王岚 .
中国石油勘探, 2015, 20 (01) :1-16
[5]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理论及开采方法分析 [J].
刘俊杰 ;
马贵阳 ;
潘振 ;
刘培胜 .
当代化工, 2014, (11) :2293-2296
[6]   深水浅层天然气水合物固态流化绿色开采技术 [J].
周守为 ;
陈伟 ;
李清平 .
中国海上油气, 2014, 26 (05) :1-7
[7]   海相页岩烃源岩系中有机质的高温裂解生气潜力 [J].
郑民 ;
李建忠 ;
吴晓智 ;
王民 ;
陈晓明 ;
王文广 .
中国石油勘探, 2014, 19 (03) :1-11
[8]   中国致密油勘探进展及面临的挑战 [J].
杜金虎 ;
何海清 ;
杨涛 ;
李建忠 ;
黄福喜 ;
郭彬程 ;
闫伟鹏 .
中国石油勘探, 2014, 19 (01) :1-9
[9]   国内外天然气水合物发展现状与思考 [J].
宋广喜 ;
雷怀玉 ;
王柏苍 ;
潘涛 .
国际石油经济, 2013, 21 (11) :69-76+104
[10]   单井热吞吐开采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数值模拟 [J].
李刚 ;
李小森 .
化工学报, 2011, 62 (02) :458-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