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栽培模式对水稻根-冠生长特性、水氮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20
作者
褚光
徐冉
陈松
徐春梅
刘元辉
章秀福
王丹英
机构
[1]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肥水利用效率; 优化栽培; 根系形态生理特征;
D O I
10.16819/j.1001-7216.2021.201213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探明优化栽培模式对水稻根冠发育以及产量与肥水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以甬优1540(三系籼/粳杂交稻)为材料,设置3个处理:0N(空白)栽培模式、当地农户习惯栽培模式(对照)以及优化栽培模式。【结果】优化栽培处理两年的平均产量为11.5t/hm2,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其氮肥偏生产力、产谷利用率以及水分利用率较对照显著提高。与对照相比,优化栽培处理改善了水稻根系形态与生理特征,降低了根系生物量与根-冠比,提高了深根比与比根长,增加了齐穗期与灌浆中期根系活跃吸收表面积,提高了灌浆中后期根系氧化力与根系伤流液中玉米素(Z)+玉米素核苷(ZR)的浓度。此外,与对照相比,优化栽培处理显著提高了灌浆中后期剑叶净光合速率、叶片中Z+ZR含量以及籽粒中蔗糖-淀粉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结论】优化与集成现有栽培技术,可以改善水稻根系形态与生理特征,提高地上部生理活性,进而实现肥水利用效率的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586 / 59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1]   Moderate wetting and drying increases rice yield and reduces water use,grain arsenic level,and methane emission [J].
Jianchang Yang ;
Qun Zhou ;
Jianhua Zhang .
The Crop Journal, 2017, 5 (02) :151-158
[2]   氮肥运筹对钵苗机插优质食味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J].
胡群 ;
夏敏 ;
张洪程 ;
曹利强 ;
郭保卫 ;
魏海燕 ;
陈厚存 ;
韩宝富 .
作物学报, 2017, 43 (03) :420-431
[3]   干湿交替灌溉耦合施氮对水稻根系性状及籽粒库活性的影响 [J].
徐国伟 ;
吕强 ;
陆大克 ;
王贺正 ;
陈明灿 .
作物学报, 2016, 42 (10) :1495-1505
[4]   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褚光 ;
展明飞 ;
朱宽宇 ;
王志琴 ;
杨建昌 .
作物学报, 2016, 42 (07) :1026-1036
[5]  
增密减氮对东北水稻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温室效应的影响[J]. 朱相成,张振平,张俊,邓艾兴,张卫建.应用生态学报. 2016(02)
[6]   近期我国稻谷(米)供求趋势分析及发展预测与对策 [J].
施能浦 .
中国稻米, 2015, 21 (01) :1-5
[7]   氮肥与移栽密度互作对低产田水稻群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J].
陈海飞 ;
冯洋 ;
蔡红梅 ;
徐芳森 ;
周卫 ;
刘芳 ;
庞再明 ;
李登荣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4, 20 (06) :1319-1328
[8]   超级稻根系形态生理特征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J].
褚光 ;
刘洁 ;
张耗 ;
杨建昌 .
作物学报, 2014, 40 (05) :850-858
[9]   氮肥用量及钾肥施用对稻麦周年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J].
郭九信 ;
冯绪猛 ;
胡香玉 ;
田广丽 ;
王伟 ;
陈健 ;
刘田 ;
艾山江赛衣丁 ;
郭世伟 .
作物学报, 2013, 39 (12) :2262-2271
[10]   华南主栽高产籼稻根系形态特征及其与产量构成的关系 [J].
陈达刚 ;
周新桥 ;
李丽君 ;
刘传光 ;
张旭 ;
陈友订 .
作物学报, 2013, 39 (10) :1899-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