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烃油气系统成因及全球分布

被引:9
作者
赵宗举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杭州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再生烃油气系统; 原生油气系统; 再生烃油气藏; 多旋回构造演化; 二次生烃; 油气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经典油气系统理论与方法主要侧重于对由烃源岩一次生烃形成的原生油气系统的研究,而对由烃源岩二次生烃或多次生烃过程所形成的特殊油气系统的研究不够。提出了再生烃油气系统的定义为:曾经有过生烃过程但因后期抬升而暂停生烃的烃源岩被再次深埋或在构造热事件的作用下,由烃源岩二次或多次生烃过程所形成的油气系统,其中的油气藏称之为再生烃油气藏。指出了再生烃油气系统的特征为:(1)具多旋回构造演化历史;(2)烃类热成熟度较高,多表现为天然气及凝析油;(3)晚期成藏;(4)油气藏规模以中小型为多,少数为大型甚至特大型;(5)油气藏分布主要受“二次生烃”或晚期生烃中心控制。对再生烃油气系统的主要形成条件进行了阐述。介绍了潜在的再生烃油气系统在中国以及全球的分布状况。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0 条
[1]   塔里木盆地主力烃源岩的诸多证据 [J].
赵宗举 ;
周新源 ;
郑兴平 ;
范国章 ;
吴兴宁 .
石油学报, 2005, (03) :10-15
[2]   南华北地区的构造演化与含油气性 [J].
徐汉林 ;
赵宗举 ;
吕福亮 ;
杨以宁 ;
汤祖伟 ;
孙国忠 ;
徐云俊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4, (04) :450-463
[3]   淮南煤矿山西组煤样的二次生烃模拟研究 [J].
张润合 ;
赵宗举 ;
贺小苏 ;
冯加良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4) :25-28
[4]   南鄱阳凹陷油气系统分析及勘探前景 [J].
徐云俊 ;
赵宗举 ;
周松源 ;
吕福亮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6) :12-16+88
[5]   盐城朱家墩气田气源及发现意义 [J].
陈安定 ;
王文军 ;
岳克功 ;
黄金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6) :45-49+13
[6]   盐城凹陷天然气藏成因研究 [J].
马安来 ;
包建平 ;
王培荣 ;
毛凤鸣 ;
侯建国 ;
王文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6) :42-44+13
[7]   盐城天然气藏地质特征及其勘探意义 [J].
侯建国 ;
陈安定 ;
肖秋生 ;
王文军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1, (02) :183-185+190
[8]   塔中北斜坡西部原油类型及主力油源层 [J].
林青 ;
林壬子 ;
王培荣 ;
朱扬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2) :150-153
[9]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油气运移的路径、期次及方向研究 [J].
周凤英 ;
张水昌 ;
孙玉善 .
地质论评, 2001, (03) :329-335+4
[10]   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碳酸盐岩储层的多期次多来源油气聚集特征 [J].
张国成 ;
王廷栋 ;
徐志明 ;
王招明 ;
赵孟军 .
地学前缘, 2000, (S2) :239-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