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草人工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土壤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被引:31
作者
徐雄
张健
张猛
廖尔华
不详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
[2]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院
[3]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 四川雅安
[4] 四川雅安
[5] 四川绵阳
关键词
果—草人工生态系统; 土壤养分; 微生物; 酶活性;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5.06.044
中图分类号
S158.3 [土壤肥力与植物];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071012 ; 0713 ;
摘要
试验研究了果—草人工生态系统中土壤生物因子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除全P与纤维分解菌、纤维分解酶、多酚氧化酶为负相关外,其余养分与生物因子间均呈正相关,且多数养分与生物因子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经通径分析发现,脲酶、硅酸盐细菌、纤维分解酶是促进有机质积存的主要生物因素,蔗糖酶是影响N、P、K速效养分的最主要因子,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纤维分解菌只是选择性地对有机质的积存和N、P、K速效养分的形成起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80 / 18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黄土高原刺槐林地土壤微生物的分布特征 [J].
张社奇 ;
王国栋 ;
田鹏 ;
郭满才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6) :128-131
[2]   红壤侵蚀区恢复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J].
郑华 ;
欧阳志云 ;
易自力 ;
赵同谦 ;
王效科 ;
苗鸿 ;
彭廷柏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4, (04) :137-141
[3]   烤田对土壤中氮素和与氮有关的酶活性影响 [J].
黄树辉 ;
吕军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4, (03) :102-105+136
[4]   天然林改为经济林后土壤微生物量的变化 [J].
俞益武 ;
徐秋芳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5) :103-105+113
[5]   西藏中部农田土壤复退过程中的生物学特征 [J].
钱成 ;
蔡晓布 ;
薛会英 ;
陈芝兰 ;
彭岳林 ;
张永青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4) :22-26
[6]   林地针叶化对土壤微生物特征影响研究 [J].
查轩 ;
黄少燕 ;
林金堂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4) :18-21
[7]   小麦生长期内土壤养分与土壤酶活性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J].
熊明彪 ;
田应兵 ;
雷孝章 ;
宋光煜 ;
曹叔尤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4) :27-30
[8]   贵州高原喀斯特环境退化过程土壤质量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J].
龙健 ;
李娟 ;
滕应 ;
黄昌勇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2) :47-50
[9]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红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J].
姚槐应 ;
何振立 ;
黄昌勇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2) :51-54
[10]   黄土塬区果园套种对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J].
张成娥 ;
杜社妮 ;
白岗栓 ;
梁银丽 .
土壤与环境, 2001, (02) :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