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真菌病害和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5
作者
周丹 [1 ,2 ]
程搏幸 [1 ]
丁波 [1 ,2 ]
机构
[1] 贵州师范学院生物科学学院
[2] 贵州省茶籽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
太子参; 真菌病害; 病原菌; 防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675 [喜阴药物作物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年来随着太子参产业规模不断的发展,太子参真菌病害发生及为害程度逐年加重,已成为制约太子参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综述了太子参真菌性病害及症状、病原菌和致病特点,并对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防治措施进行归纳,以期为太子参真菌性病害的研究和防控提供科学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7+32 +3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21]   鹰嘴豆种质资源对Ascochyta rabiei的抗性评价及遗传多态性分析 [J].
马丽娟 ;
张巨松 ;
李利民 ;
陈晓露 ;
曾繁明 ;
杨忠芳 ;
羌松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3, 14 (06) :1179-1184
[22]   不同药剂对太子参叶斑病防治效果试验初探 [J].
邵昌余 ;
李大庆 ;
秦治勇 ;
王黔云 .
耕作与栽培, 2013, (04) :18+22-18
[23]   施秉县太子参根部病害发生及综合治理 [J].
李忠 ;
孙兴旭 ;
潘仲萍 ;
赵致 .
耕作与栽培, 2013, (02) :32-33
[24]   太子参连作障碍及其根际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变化 [J].
林茂兹 ;
黄少华 ;
陈巧巧 ;
蔡永锋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2, 27 (05) :716-721
[25]   马铃薯黑痣病病原菌分子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J].
刘宝玉 ;
胡俊 ;
蒙美莲 ;
张笑宇 ;
石立航 .
植物保护学报, 2011, 38 (04) :379-380
[26]   太子参近年研究概况 [J].
王文凯 ;
贾静 ;
丁仁伟 ;
刘红宁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 17 (12) :264-267
[27]   贵州省黔东南州太子参斑点病的调查及防治 [J].
张国辉 ;
张西平 ;
贺定翔 .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 (07) :3993-3994+3999
[28]   太子参叶斑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J].
徐宏辉 .
植物医生, 2007, (02) :27-28
[29]   贵州太子参主要真菌病害的调查与防治 [J].
桑维钧 ;
熊继文 ;
宋宝安 ;
李小霞 ;
练启仙 ;
张忠明 ;
夏忠敏 .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14) :3314-3316+3318
[30]   太子参病毒病及其脱病毒研究进展 [J].
朱艳 ;
周小华 ;
秦民坚 .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5, (02) :31-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