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Q矢量的引入及其诊断分析

被引:53
作者
姚秀萍
于玉斌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北京,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北京
关键词
完全Q矢量; 湿过程; 完全Q矢量锋生函数; 暴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5.8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参照准地转Q矢量推导 ,考虑天气系统发展的主要热力强迫因子———非绝热加热作用 ,引出考虑非绝热效应的完全Q矢量的概念 ,并应用于实例分析。结果表明 ,完全Q矢量能较清楚地揭示暴雨天气系统的演变 ;考虑了湿过程的完全Q矢量在暴雨的诊断过程中显示了其更大的优越性 ;定性而言 ,完全Q矢量散度的辐合中心或辐合线、散度场和锋生函数场有助于确定暴雨的落区 ,暴雨区正好落在低层完全Q矢量散度场辐合中心和锋生函数场正值中心之间 ;定量而言 ,低层完全Q矢量散度场辐合中心和锋生函数场正值中心大小对暴雨强度有显著的指示作用。因而在暴雨的诊断和预报过程中完全Q矢量散度和锋生函数是两个重要的参数
引用
收藏
页码:208 / 2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湿Q矢量表达式及其应用 [J].
张兴旺 .
气象, 1998, (08) :4-8
[2]  
东北冷涡的矢量诊断分析[J]. 孙永罡,于振东,王明洁,范玉华,金瑜.黑龙江气象. 1997(03)
[3]   准地转矢量分析方法在宁夏夏季降水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J].
车锡果 ;
刘庆军 ;
沈跃琴 ;
卢云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95, (02) :65-70
[4]   准地转Q矢量分析及其在短期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J].
白乐生 .
气象, 1988, (08) :25-30
[5]  
天气学教程[M]. 气象出版社 , 张元箴编著, 1992
[6]  
天气动力学中的诊断分析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丁一汇编著, 1989
[7]  
动力气象学[M]. 气象出版社 , 杨大升等 编著,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