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大气田天然气成藏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32
作者
李贤庆 [1 ,2 ]
冯松宝 [1 ,3 ]
李剑 [4 ]
王萌 [1 ,3 ]
黄孝波 [1 ,3 ]
王康东 [1 ,3 ]
孔龙玺 [1 ,3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矿业大学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4]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关键词
天然气成藏; 碳同位素; 流体包裹体; 生气动力学; 苏里格大气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苏里格大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西北部,属于典型的低渗砂岩气田。对天然气组分和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苏里格大气田上古生界天然气以干气为主、湿气为辅,甲烷含量为82.729%~98.407%,干燥系数为84.7%~98.8%,δ13C1值为-36‰~-30‰,δ13C2值为-26‰~-21‰,属于高成熟度的煤成气;气田范围内各井区天然气组分和碳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小,暗示其来源和成藏过程的一致性。根据储层流体包裹体镜下观察、包裹体均一温度、含烃包裹体丰度、颗粒荧光定量(QGF)、包裹体激光拉曼分析,苏里格大气田上古生界储层发育盐水包裹体、气体包裹体、液态烃包裹体、CO2包裹体等不同类型流体包裹体,主要产于石英次生加大边、微裂隙及胶结物中;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呈连续的单峰态,分布范围为80~180℃,主峰温度为100~145℃;上古生界砂岩储层样品的含烃包裹体丰度不高(多为1%~5%),QGF强度较低(1~10pc)。研究认为,苏里格大气田天然气充注可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主要经历了一期成藏,其主要成藏期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通过生气动力学与碳同位素动力学的研究表明,苏里格大气田天然气主要来源于苏里格地区及周缘的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为近源充注、累积聚气成藏。
引用
收藏
页码:836 / 84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苏里格地区天然气勘探新进展 [J].
杨华 ;
刘新社 ;
孟培龙 .
天然气工业, 2011, 31 (02) :1-8+119
[2]   柴达木盆地西部古近-新近系油气充注研究 [J].
李贤庆 ;
钟宁宁 ;
王康东 ;
张敏 ;
彭德华 ;
张志军 ;
顿亚鹏 .
新疆石油地质, 2011, 32 (01) :1-3
[3]   中国煤成气研究30年来勘探的重大进展 [J].
戴金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3) :264-279
[4]   伊陕斜坡上古生界大面积岩性气藏分布与成因 [J].
付金华 ;
魏新善 ;
任军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35 (06) :664-667+691
[5]   苏里格气田天然气运移和气源分析 [J].
刘全有 ;
刘文汇 ;
徐永昌 ;
李剑 ;
陈孟晋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5) :697-702
[6]   中国大气田形成条件和主控因素 [J].
戴金星 ;
邹才能 ;
陶士振 ;
刘全有 ;
周庆华 ;
胡安平 ;
杨春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4) :473-484
[7]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热演化史及其成藏成矿意义.[J].任战利;张盛;高胜利;崔军平;肖媛媛;肖晖;.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7, S1
[8]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低效气藏的形成机理 [J].
赵文智 ;
汪泽成 ;
朱怡翔 ;
王兆云 ;
王朋岩 ;
刘新社 .
石油学报, 2005, (05) :9-13
[9]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成藏特征 [J].
杨华 ;
付金华 ;
魏新善 .
天然气工业, 2005, (04) :5-8+189
[10]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研究 [J].
杨华 ;
张文正 ;
李剑锋 ;
昝川莉 .
沉积学报, 2004, (S1) :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