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冈底斯带门巴地区印支期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37
作者
和钟铧
杨德明
郑常青
黄映聪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吉林长春,吉林长春,吉林长春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构造意义; 晚三叠世花岗岩; 冈底斯带; 新特提斯洋; 西藏门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P595 [元素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070902 ;
摘要
门巴地区晚三叠世花岗岩主要出露在西藏冈底斯构造带的弧背断隆上,主要岩石类型为黑云角闪花岗闪长岩和黑云二长花岗岩。岩石为钙碱性,具有富SiO2、K2O的特点。K2O/Na2O平均为1.13,相对富钾。Al2O3变化于13.27%~15.53%之间,A/CNK平均为1.0,为准铝质岩石。花岗岩体稀土元素总量∑REE变化于99.5×10-6~294.72×10-6之间,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具弱至中等的负Eu异常。微量元素以富K、Rb、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亏损Nb、Ta、Y、Yb等高场强元素为特征。岩石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时代的花岗岩具I型花岗岩的特点,形成于岛弧环境,是新特提斯洋早期俯冲作用的产物。同时它也暗示着冈底斯岩浆弧带在晚三叠世就已成雏形。
引用
收藏
页码:354 / 35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冈底斯带门巴花岗岩同位素测年及其对新特提斯洋俯冲时代的约束 [J].
和钟铧 ;
杨德明 ;
郑常青 ;
王天武 .
地质论评, 2006, (01) :100-106
[2]   西藏申扎地区晚三叠世多布日组地层剖面的启示——对冈底斯印支运动的地层学制约 [J].
曲永贵 ;
王永胜 ;
张树岐 ;
吕鹏 ;
姜雪飞 .
地质通报, 2003, (07) :470-473
[3]   冈底斯地区发现印支期巨斑花岗闪长岩——古冈底斯造山的存在证据 [J].
李才 ;
王天武 ;
李惠民 ;
曾庆高 .
地质通报, 2003, (05) :364-366
[4]   青藏高原地质科学研究的新进展 [J].
李廷栋 .
地质通报, 2002, (07) :370-376
[5]   论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冈底斯岛弧花岗岩带 [J].
耿全如 ;
潘桂棠 ;
郑来林 ;
刘宇平 ;
孙志明 ;
欧春生 ;
王小伟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1, (02) :16-22
[6]   新特提斯洋俯冲时间:变质洋壳残片Ar/Ar微区年龄 [J].
钟大赉 ;
季建清 ;
胡世玲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9, (16) :1782-1785
[7]   西藏曲水岩基4个系列花岗岩类的特征及构造意义 [J].
熊清华 .
中国区域地质, 1998, (04) :12-13+15-17
[8]   雅鲁藏布江开合带蛇绿岩地层 [J].
朱占祥,廖远安,滕云,潘云唐 .
地层学杂志, 1996, (04) :299-304
[9]   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地质新知 [J].
高洪学 ;
李海平 ;
周青山 .
中国区域地质, 1993, (03) :282-282
[10]  
青藏高原大地构造特征及盆地演化[M]. 科学出版社 , 赵政璋等主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