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格气田储层的新型辫状河沉积模式

被引:113
作者
何顺利
兰朝利
门成全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辫状河; 沉积模式; 沉积相; 储层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二叠纪下石盒子组盒8段和山西组山1段表现出明显的岩石学、沉积学和古气候特征:①碎屑颗粒粒度粗,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②反映强水动力条件的交错层理和块状构造发育,垂向粒序变化大;③砂体侧向叠置普遍;④存在暴露标志;⑤在沉积期,古气候为季节性干旱气候。这些特征表明苏里格气田储层属辫状河沉积。根据这些特征以及目的层与其他相似的古代和现代沉积的沉积学类比结果,建立了新的苏里格气田储层的沉积模式。与传统的辫状河沉积模式相比,新建立的沉积模式强调:气田盒8、山1沉积时期发育了废弃河道、决口扇以及泛滥平原沉积,使得储层砂体的隔层、夹层发育。不稳定试井数据揭示的有效砂体规模以及有效砂体的岩石相构成研究表明,苏里格气田储层骨架砂体连片性好,但有效砂体仅呈透镜状分布在骨架砂体中。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苏里格大气田成藏地质特征 [J].
何自新 ;
付金华 ;
席胜利 ;
付锁堂 ;
包洪平 .
石油学报, 2003, (02) :6-12
[2]   储层砂质辫状河的识别——以大庆喇嘛甸-萨尔图油田西部PⅠ为例 [J].
刘波 ;
赵翰卿 ;
李广月 ;
王良书 ;
刘绍文 .
石油学报, 2002, (02) :43-47+4
[3]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石炭—二叠系沉积相带与砂体展布 [J].
魏红红 ;
彭惠群 ;
李静群 ;
谢正温 ;
漆雕良 .
沉积学报, 1999, (03) :403-408
[4]   辫状河现代沉积研究与相模式──中国永定河剖析 [J].
廖保方 ;
张为民 ;
李列 ;
逯径铁 ;
葛云龙 ;
闻兰 ;
薛培华 ;
郭睿 .
沉积学报, 1998, (01) :34-39+50
[5]  
碎屑岩储层沉积基础[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裘亦楠编著, 1987
[6]  
Formation of braided river floodplains,Waimakariri River,New Zealand. Reinfelds I,Nanson G. Sedimentology . 1993
[7]  
Brahmaputra River:Channel processes and sedi-mentation. Coleman J M. Sedimentary Geology . 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