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变性台风环流引发的山东特大暴雨天气的位涡场分析

被引:53
作者
赵宇
吴增茂
刘诗军
龚佃利
孙兴池
机构
[1] 山东省气象中心
[2] 中国海洋大学
[3] 山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4] 山东省气象中心 山东 济南
[5] 山东 青岛
[6] 山东 济南
关键词
特大暴雨; 数值模拟; 位涡场分析; 湿等熵面;
D O I
10.16032/j.issn.1004-4965.2005.01.004
中图分类号
P458.124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PSU/NCAR MM5V3非静力数值模式对1999年8月11~12日由变性台风引发的山东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较为成功的数值模拟。用模式输出资料,根据位涡理论探讨了这次特大暴雨天气发生、发展的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西风带弱冷空气侵入台风环流,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是这次特大暴雨形成的重要原因;应用位涡守恒原理能较好地解释特大暴雨和中尺度低涡发生发展的原因,对流层高层位涡扰动是影响中尺度低涡和特大暴雨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345K湿等熵面上风场和气压场的分布揭示了东南暖湿空气沿等熵面爬升与扩散的冷空气相遇,对流强烈发展,产生特大暴雨的物理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热带气旋“黄蜂”登陆过程诊断分析 [J].
梁建茵 ;
陈子通 ;
万齐林 ;
丁伟钰 ;
刘春霞 ;
林爱兰 .
热带气象学报, 2003, (S1) :45-55
[2]   关于位涡理论及其应用的几点看法 [J].
胡伯威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3, (01) :111-115
[3]   “5.24”华南中尺度暴雨系统结构的数值模拟分析 [J].
闫敬华 ;
薛纪善 .
热带气象学报, 2002, (04) :302-308
[4]   高低空位涡扰动、非绝热加热与气旋的发生发展 [J].
袁佳双 ;
寿绍文 .
热带气象学报, 2002, (02) :121-130
[5]   暴雨中尺度气旋发展的等熵面位涡分析 [J].
寿绍文 ;
李耀辉 ;
范可 .
气象学报, 2001, (05) :560-568
[6]   湿位涡在云南冰雹天气分析中的应用 [J].
李英 ;
段旭 .
应用气象学报, 2000, (02) :242-248
[7]   一次局地特大暴雨湿位涡的中尺度分析 [J].
田珍富 ;
滕俏彬 ;
王作述 .
热带气象学报, 1998, (02) :68-77
[8]   湿位涡与锋面强降水天气的三维结构 [J].
刘还珠,张绍晴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6, (03) :275-284
[9]   湿位涡和倾斜涡度发展 [J].
吴国雄,蔡雅萍,唐晓菁 .
气象学报, 1995, (04) :387-405
[10]  
中国之暴雨[M]. - 科学出版社 , 陶诗言 著,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