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光谱图像技术的稻田苗期杂草稻识别

被引:19
作者
陈树人 [1 ]
邹华东 [1 ]
吴瑞梅 [2 ]
闫润 [1 ,3 ]
毛罕平 [1 ]
机构
[1] 江苏大学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江西农业大学工学院
[3]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杂草稻; 水稻; 高光谱图像; 神经网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391.41 [];
学科分类号
080203 ;
摘要
以生长期为10 d的杂草稻和水稻为研究对象,采集其高光谱图像信息,对其进行滤波预处理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优选出1 448.89 nm和1 469.89 nm波长下的特征图像。对每个特征图像,分别提取其形状特征、纹理特征和颜色特征,共18个特征变量。基于这些特征变量,利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杂草稻和水稻的判别模型,模型训练时杂草稻和水稻的回判率都为100%;预测时,杂草稻的回判率为92.86%,水稻的回判率为96.88%。研究表明,利用高光谱图像技术快速鉴别稻田苗期杂草稻是可行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53 / 257+163 +16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农畜产品品质安全高光谱无损检测技术进展和趋势 [J].
彭彦昆 ;
张雷蕾 .
农业机械学报, 2013, 44 (04) :137-145
[2]   杂草信息实时获取技术与设备研究进展 [J].
毛文华 ;
张银桥 ;
王辉 ;
赵博 ;
张小超 .
农业机械学报, 2013, 44 (01) :190-195
[3]   辽宁和江苏两省杂草稻植物性状多样性 [J].
吴川 ;
戴伟民 ;
宋小玲 ;
强胜 .
生物多样性, 2010, 18 (01) :29-36
[4]   基于颜色特征的棉田中铁苋菜识别技术 [J].
陈树人 ;
沈宝国 ;
毛罕平 ;
尹建军 ;
杨运克 ;
肖伟中 .
农业机械学报, 2009, 40 (05) :149-152
[5]  
基于光谱分析技术的作物中杂草识别研究[J]. 陈树人,栗移新,毛罕平,沈宝国,张玉珠,陈斌.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9(02)
[6]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玉米田间杂草识别方法 [J].
吴兰兰 ;
刘剑英 ;
文友先 ;
邓晓炎 .
农业机械学报, 2009, 40 (01) :162-166
[7]   利用高光谱图像技术评判茶叶的质量等级 [J].
陈全胜 ;
赵杰文 ;
蔡健荣 ;
Vittayapadung Saritporn .
光学学报, 2008, (04) :669-674
[8]   基于多特征的田间杂草识别方法 [J].
毛文华 ;
曹晶晶 ;
姜红花 ;
王一鸣 ;
张小超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11) :206-209
[9]   江苏省杂草稻成因及防控策略 [J].
潘学彪 ;
陈宗祥 ;
左示敏 ;
张亚芳 .
江苏农业科学, 2007, (04) :52-54
[10]   基于纹理和位置特征的麦田杂草识别方法 [J].
曹晶晶 ;
王一鸣 ;
毛文华 ;
张小超 .
农业机械学报, 2007, (04) :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