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中甸地区哈工组放射虫及其构造古地理意义

被引:21
作者
冯庆来
张世涛
葛孟春
严城民
余华
段国玺
包俊跃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云南省地勘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
[3] 云南省地勘局第三地质大队
关键词
沉积混杂岩; 放射虫; 构造古地理; 晚三叠世; 侏罗纪; 德格—中甸微板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5 [古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位于甘孜—理塘构造带和金沙江构造带之间的德格—中甸微板块 ,可分为乡城晚三叠世岛弧带、义敦晚三叠世弧后盆地带和中咱地块等次级构造单位。滇西北中甸地区上三叠统哈工组包含大量沉积混杂岩块 ,与乡城、得荣泥砾混杂岩相连 ,形成晚三叠世沉积混杂岩带。哈工组沉积序列和沉积混杂岩沉积特征研究表明 ,中甸地区沉积混杂岩带为义敦晚三叠世弧后盆地形成过程中 ,由盆地边缘垮塌沉积形成 ,混杂岩块物源为近源下伏地层。沉积混杂岩块主要为晚古生代灰岩 ,但也有含中泥盆世、早石炭世和中二叠世放射虫化石的层状硅质岩 ,说明德格—中甸微板块晚古生代不是统一的碳酸盐台地 ,而是碳酸盐台地与深水断陷盆地并存的构造古地理格局。另外 ,哈工组三段还发现侏罗纪放射虫化石 ,说明金沙江带以东地区侏罗纪仍存在海盆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8+131 +131-13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东特提斯地质构造形成演化.[M].潘桂棠等著;.地质出版社.1997,
[2]  
川西藏东地层与古生物.[M].四川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3]   中甸地区三叠系的沉积混杂作用 [J].
张世涛 ;
冯庆来 .
云南地质, 2000, (01) :1-7
[4]   初论变异性不整合——以滇西北中甸地区为例 [J].
葛孟春 ;
冯庆来 ;
江元生 ;
谢德凡 ;
马振东 .
地球科学, 1999, (06) :563-567
[5]   德格—中甸微板块在三叠纪时期各沉积构造带的性质和沉积盆地演化 [J].
陈明 ;
罗建宁 .
四川地质学报, 1999, (02) :10-20
[6]   滇西早石炭世放射虫化石 [J].
冯庆来 ;
叶玫 ;
章正军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97, (01)
[7]   广西南部晚古生代放射虫组合及其地质意义 [J].
吴浩若,咸向阳,邝国敦 .
地质科学, 1994, (04) :339-345
[8]   川西南乡城——得荣地区的两种混杂岩及其构造意义 [J].
张之孟 ;
金蒙 .
地质科学, 1979, (03) :205-214+283
[9]   徐淮地区石炭、二叠纪牙形石动物群及其生物地层序列 [J].
丁惠 ;
万世禄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86, (08) :638-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