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成藏条件分析

被引:47
作者
冯动军 [1 ,2 ]
胡宗全 [1 ,2 ]
高波 [1 ,2 ]
彭勇民 [1 ]
杜伟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化页岩油气勘探开发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川东南地区; 五峰组; 龙马溪组; 页岩气; 成藏条件; 深水陆棚;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16.06.012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上奥陶统五峰组(O3w)—下志留统龙马溪组(Sll)是川东南地区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层系。利用钻井、测井、地震及分析化验等资料,明确了川东南地区具有较好的页岩气成藏条件。该区位于深水陆棚有利沉积相带,优质页岩(TOC>2.0%)厚度大,介于20~50 m之间,呈北东—南西向展布,有宜宾—泸州和石柱—建南两个厚度中心,有机质丰度高(平均TOC>2.0%),热演化程度适中(2.0%3/t),盆内压力系数普遍高于1.2,保存条件好,页岩埋深普遍在1500~4500 m。综合以上分析,选取优质页岩厚度、页岩埋深及页岩气保存条件3个参数作为核心评价指标,孔隙度、总有机碳含量和含气量作为辅助评价指标,建立了页岩气有利区评价标准,评价出涪陵—武隆—彭水、丁山—松坎、五指山—昭通—长宁及威远—富顺—永川共4个有利区带,为川东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下一步勘探指明了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521 / 153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岩相类型与沉积环境 [J].
赵建华 ;
金之钧 ;
金振奎 ;
温馨 ;
耿一凯 ;
颜彩娜 ;
聂海宽 .
石油学报, 2016, 37 (05) :572-586
[2]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富集主控因素分析 [J].
何治亮 ;
聂海宽 ;
张钰莹 .
地学前缘, 2016, 23 (02) :8-17
[3]   页岩微观孔隙特征及源-储关系——以川东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例 [J].
胡宗全 ;
杜伟 ;
彭勇民 ;
赵建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5, 36 (06) :1001-1008
[4]   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海相页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有机质富集的关系 [J].
李艳芳 ;
邵德勇 ;
吕海刚 ;
张瑜 ;
张小龙 ;
张同伟 .
石油学报, 2015, 36 (12) :1470-1483
[5]   中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典型特征 [J].
刘若冰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5, 26 (08) :1488-1498
[6]   渝东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与有利区预测 [J].
谭淋耘 ;
徐铫 ;
李大华 ;
程礼军 ;
曾春林 .
地质学报, 2015, 89 (07) :1308-1317
[7]   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高波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5, 26 (06) :1173-1182
[8]   黔西北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聚集条件分析 [J].
张鹏 ;
张金川 ;
黄宇琪 ;
吕艳南 ;
尉菲菲 ;
邓恩德 .
地质论评, 2015, 61 (01) :155-162
[9]   南方海相页岩气“二元富集”规律——四川盆地及周缘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实践认识 [J].
郭旭升 .
地质学报, 2014, 88 (07) :1209-1218
[10]   四川盆地东部下古生界页岩储集空间特征及其对含气性的影响 [J].
余川 ;
聂海宽 ;
曾春林 ;
程礼军 ;
邵晓州 .
地质学报, 2014, 88 (07) :1311-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