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文化、人格特征与非正式创新网络

被引:10
作者
马庆国
杨薇
机构
[1]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2]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浙江杭州
关键词
非正式创新网络; 产业集群; 创新文化环境;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2007.04.028
中图分类号
F270 [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以产业集群中的非正式创新网络为研究对象,从创新文化与人格特征两个角度探讨研发人员参与非正式创新网络的频率与意愿。在相关文献阅读和前期访谈的基础上,提出产业集群中创新文化与研发人员自身特征对非正式创新网络的影响模型,并以杭州、上海、深圳三地的高技术园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调研访谈,通过对调研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外向性和跳槽经历是影响研发人员参与非正式创新网络意愿的主要因素,同时,鼓励创新对参与意愿的影响也是显著的,但外向性和跳槽经历却不是影响研发人员参与非正式创新网络频率的主要因素,创新文化环境才是影响研发人员参与非正式创新网络频率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772 / 77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非正式创新网络——中小企业创新的新视角 [J].
李颂 .
企业经济, 2005, (06) :67-69
[2]   文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模式分析 [J].
杨鲲鹏 ;
梁磊 .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3, (03) :16-18
[3]   非正式交流——创新扩散的重要渠道 [J].
胡振华 ;
刘宇敏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08) :72-73
[4]  
Attributions of Creativity: What Are the Consequences?[J] . Teresa M. Amabile.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 1995 (4)
[5]   TOWARD A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CREATIVITY [J].
WOODMAN, RW ;
SAWYER, JE ;
GRIFFIN, RW .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3, 18 (02) :293-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