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盆地阜三段油气成藏规律

被引:17
作者
周荔青
刘池洋
陆黄生
张淮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系,西北大学地质系,中国石化华东分公司,西北大学地质系陕西西安 中国石化华东分公司江苏南京 ,陕西西安 ,江苏南京 ,陕西西安 中国石化华东分公司江苏南京
关键词
油气; 成藏规律; 阜三段; 苏北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22.3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阜三段成油气组合是苏北盆地近年增储上产的主要目的层系。该盆地阜二段中下部半咸水相优质烃源岩是阜三段成藏的主力烃源岩,有利储层则位于阜三段上砂组及阜三段下砂组的上部,与阜二段中下部烃源岩之间夹着厚层生烃能力极差的湖相泥岩,使其生储盖配套性较差,必须依靠断层沟通。受此控制,阜三段油气成藏具明显部位性,主要发育于继承性鼻状隆起带及同生断裂或大型晚期断裂附近。有利的构造格式类型、沉积体系与构造格局、圈闭体的有机配置则是形成阜三段油气藏的必备要素。阜三段油气成藏模式表明,在生储配置不利的区块,应重点围绕继承性隆起带及同生断层或大型晚期断层开展油气勘探。
引用
收藏
页码:187 / 19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郯庐断裂带含油气性研究 [J].
张云银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3, (01) :28-32+38
[2]   苏北盆地油气田形成与分布——与渤海湾盆地比较研究 [J].
钱基 .
石油学报, 2001, (03) :12-16+8
[3]   中国大地构造的几个问题 [J].
黄汲清 .
石油实验地质 , 1983, (03) :165-169
[4]   从多旋回构造运动观点初步探讨地壳发展规律 [J].
黄汲清 ;
姜春发 .
地质学报, 1962, (02) :105-152
[5]  
中国油气区第三系[总论]. 叶得泉,钟筱春,姚益民等. 石油工业出版社 . 1993
[6]  
低熟油气形成机理与分布. 王铁冠,钟宁宁等. 石油工业出版社 . 1995
[7]  
苏北盆地未—低熟生油岩中藻类研究. 周翥虹,王文军. 小型油气藏 . 1998
[8]  
中国油气区第三系 东南油气区分册. 王仪诚,穆曰孔,居杏珍,叶芝萍,赵正忠. 石油工业出版社 . 1994
[9]  
中国东部早第三纪海浸和沉积环境[M]. 地质出版社 , 张国栋,王慧中著, 1987
[10]  
中国新生代咸化湖泊沉积环境与油气生成[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孙镇城等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