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血吸虫病间接血凝试验诊断试剂盒临床诊断效能

被引:19
作者
陈年高 [1 ]
林丹丹 [1 ]
谢曙英 [1 ]
汪奇志 [2 ]
唐丽 [3 ]
刘跃民 [1 ]
曾小军 [1 ]
刘红云 [1 ]
黄美娇 [1 ]
陈红根 [1 ]
机构
[1] 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2] 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3]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关键词
血吸虫病; 间接血凝试验; 试剂盒; 诊断效能;
D O I
10.16250/j.32.1374.2011.04.023
中图分类号
R532.21 [血吸虫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评价日本血吸虫病间接血凝试验(IHA)诊断试剂盒对血吸虫病的临床诊断效能。方法分别在江西省、安徽省和湖北省3个疫区现场进行血吸虫病调查,并采集371份病原学确诊的血吸虫病人血清(毛蚴孵化法或/和Kato-Katz法阳性,阳性金标准),761份无血吸虫感染史、无疫水接触史且病原学检测阴性者血清(阴性金标准)。采用日本血吸虫病IHA诊断试剂盒对上述血清进行血吸虫抗体检测,并计算阳性符合率(灵敏度)、阴性符合率(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等诊断效能指标。结果日本血吸虫病IHA诊断试剂盒与阳性金标准的符合率为95.1%(95%可信区间:92.9%~97.3%),阴性金标准的符合率为97.8%(95%可信区间:96.8%~98.8%),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4%和97.6%。试剂盒对不同感染度的阳性金标准血清(1~、41~、100~)检出的抗体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间IHA灵敏度和特异度变化较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日本血吸虫病IHA诊断试剂盒对血吸虫病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可用于血吸虫病的辅助诊断,适用于疫区大规模人群的血吸虫病现场筛查。
引用
收藏
页码:377 / 38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认真贯彻条例,促进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策略的转变 [J].
王陇德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6, (04) :219-220
[2]   我国血吸虫病免疫诊断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J].
吴观陵 .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5, (S1) :323-328
[3]   日本血吸虫病常用诊断方法现场查病效果的评估 [J].
许静 ;
陈年高 ;
冯婷 ;
王恩木 ;
吴晓华 ;
陈红根 ;
汪天平 ;
周晓农 ;
郑江 .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2007, (03) :175-179
[4]   日本血吸虫病常用诊断方法应用价值的评估 ⅠIHA筛查法对血吸虫病疫区人群感染率的评价 [J].
林丹丹 ;
刘跃民 ;
胡飞 ;
陶波 ;
王新明 ;
左小星 ;
李剑瑛 ;
吴观陵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8, (03) :179-183
[5]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研究的战略重点思考 [J].
林丹丹 ;
吴晓华 ;
姜庆五 ;
林矫矫 ;
周晓农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9, 21 (01) :1-5
[6]  
日本血吸虫病防治技术的探索与思考[J]. 曾庆仁,杨胜辉,何永康.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9(05)
[7]   日本血吸虫病常用诊断方法应用价值的评估Ⅱ IHA与Kato-Katz法结果的定量关系 [J].
刘跃民 ;
林丹丹 ;
胡飞 ;
黄兴华 ;
李剑瑛 ;
李子圣 ;
方助俊 ;
高波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0, 22 (02) :126-131
[8]   我国“十二五”期间血吸虫病防治策略与工作重点 [J].
周晓农 ;
林丹丹 ;
汪天平 ;
陈红根 ;
郭家钢 ;
梁幼生 ;
邱东川 ;
董兴齐 ;
李石柱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1, (01) :1-4
[9]   “十二五”期间我国血吸虫病科学研究重点和方向 [J].
汪天平 ;
操治国 ;
林丹丹 ;
周晓农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1, 23 (02) :111-113
[10]  
日本血吸虫抗体检测试剂盒在鄱阳湖区现场应用分析[J]. 林丹丹,许静,刘红云,曾小军,刘跃民,谢曙英,胡飞,李剑瑛,黄美娇,陈红根,周晓农.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