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产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点的研究

被引:152
作者
黄智鸿
王思远
包岩
梁煊赫
孙刚
申林
曹洋
吴春胜
机构
[1]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玉米;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产量;
D O 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07.03.023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4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研究了超高产玉米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特点。结果表明:高的生物产量是获得高产的物质基础;高产和超高产品种的物质生产优势表现在生育中期和后期,玉米植株个体干物质积累呈S形曲线变化;玉米干物质在各器官的分配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发生变化,小喇叭口以前干物质主要分配在叶片,之后转为茎、叶;散粉后,各器官干物质开始向子粒转移,高产品种子粒产量主要来源于生育后期叶片制造的光合产物即成为光合产物的分配中心,并与抽雄后具有较高的叶面积指数且持续时间较长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9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干旱条件下玉米叶面积变化及地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研究 [J].
杨国虎 ;
李建生 ;
罗湘宁 ;
王承莲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5) :27-32
[2]   高产玉米杂交种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特征 [J].
连艳鲜 ;
李潮海 ;
周苏玫 .
河南农业科学, 2003, (07) :7-9
[3]   高产旱作玉米品种的光合性能及物质生产力研究 [J].
周苏玫 ;
李潮海 ;
连艳鲜 ;
刘奎 ;
贾红伟 .
华北农学报, 2001, (03) :68-73
[4]   玉米花粒期群体光合性能与高产潜力研究 [J].
董树亭 ;
高荣岐 ;
胡昌浩 ;
王群瑛 ;
王空军 .
作物学报, 1997, (03) :318-325
[5]   干旱对不同耐性玉米品种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 [J].
陈军 ;
戴俊英 .
作物学报, 1996, (06) :757-762+774
[6]   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移规律的研究 [J].
刘克礼,刘景辉 .
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 1994, (01) :1-10
[7]   玉米的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综述) [J].
陈国平 .
玉米科学 , 1994, (01) :48-53
[8]   玉米地上器官干物质积累运转及其分配的研究 [J].
李济生 ;
董淑琴 .
北京农业科学, 1985, (02) :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