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鄂西地区见天坝生物礁白云岩的成因

被引:2
作者
陶艳忠 [1 ,2 ]
蒋裕强 [1 ,2 ]
强子同 [1 ,2 ]
范嘉松 [3 ]
朱讯 [1 ,2 ]
王珏博 [1 ,2 ]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2] 西南石油大学天然气地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关键词
川东—鄂西地区; 晚二叠世; 白云石化; 生物礁; 成岩作用; 稳定同位素; 微量元素; 包裹体测温; 热液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川东—鄂西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发育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对该区生物礁白云岩的成因认识还存在争议。为此,以该区见天坝生物礁白云岩为例,采用岩石学、地球化学等综合分析方法,探讨了生物礁白云岩的成因。岩石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白云岩与石灰岩的过渡带上,一些白云石晶体沿缝合线分布或覆盖在缝合线上。通过测定礁白云岩、溶孔中鞍状白云石、石灰岩的微量元素与稳定同位素含量、包裹体温度,发现白云岩的稳定同位素氧比海水的稳定同位素氧数值明显地偏负,白云岩中的Mn和Fe含量比被交代石灰岩中的Mn和Fe含量要高,而Sr和Na含量则相对更低。结论认为:1该区礁灰岩的白云石化作用是在埋藏条件下发生的,具有埋藏白云石化的特征;2鞍状白云石两相流体包裹体的均一化温度(Th)介于190210℃,高于长兴组的地层温度,这一异常现象说明白云石化作用与下伏深盆地低温热液有关,见天坝生物礁白云岩可能是热液白云岩。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川东北元坝地区长兴组与飞仙关组天然气成藏差异性成因
    范小军
    [J]. 天然气工业, 2012, 32 (06) : 15 - 20+104
  • [2] 四川盆地长兴组—飞仙关组礁、滩分布的控制因素及有利勘探区带
    文龙
    张奇
    杨雨
    刘划一
    车琴
    刘微
    曾云贤
    魏小薇
    徐亮
    刘敏
    刘璐
    [J]. 天然气工业, 2012, 32 (01) : 39 - 44+120
  • [3] 川东鄂西上二叠统生物礁白云石化岩石学和地球化学
    强子同
    文应初
    雷卞军
    张帆
    王生海
    卢卫平
    [J]. 地球化学, 1992, (02) : 158 - 165+201
  • [4] 四川及邻区晚二叠世沉积作用及沉积盆地的发展
    强子同
    文应初
    唐杰
    沈照国
    [J]. 沉积学报, 1990, (01) : 79 - 90
  • [5] 鄂西利川晚二叠世串管海绵—新科
    范嘉松
    张维
    不详
    [J]. 地质科学 , 1986, (02) : 151 - 160+205
  • [6] 鄂西利川晚二叠世生物礁中串管海绵(Sphinctozoa)化石的新发现
    张维
    [J]. 地质科学, 1985, (04) : 364 - 374+407
  • [7] 四川盆地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的分布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陈季高
    赵献文
    张荫本
    [J]. 天然气工业, 1985, (02) : 10 - 18+5
  • [8] 四川上二叠统老龙洞生物礁及其成岩作用
    强子同
    郭一华
    张帆
    严传太
    郑家凤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5, (01) : 82 - 90+125
  • [9] 四川盆地二迭系中的白云岩化
    张荫本
    [J]. 石油学报, 1982, (01) : 29 - 33+101
  • [10] 鄂西二叠系生物礁的基本特征及其发育规律附视频
    范嘉松
    张维
    马行
    张荫本
    刘怀波
    [J]. 地质科学, 1982, (03) : 274 - 28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