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萼香茶菜提取液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15
作者
金忠民
沙伟
胡修茵
机构
[1] 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蓝萼香茶菜; 提取液; 抑菌作用;
D O I
10.13656/j.cnki.gxkx.2007.02.023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分别以无水乙醇、乙酸乙酯、三氯甲烷、蒸馏水和丙酮作为提取剂,用回流提取的方式提取蓝萼香茶菜[Isodon japonica(Burm.f.)Hara var.glaucocalyx(Maxim.)Hara]的5种提取液,分别采用滤纸片法和平板稀释法测定提取液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米曲菌的抑菌效力及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5种提取液对实验菌均有抑菌作用,对4种致病菌的MIC的排列顺序为:无水乙醇提取液<三氯甲烷提取液<丙酮提取液<乙酸乙酯提取液<蒸馏水提取液。
引用
收藏
页码:160 / 16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蓝萼香茶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J].
杨秀伟 ;
赵静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3, (06) :490-493
[2]   青刺果提取液的抑菌对比研究 [J].
朱正良 ;
樊建 ;
赵天瑞 ;
曹能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6) :49-54
[3]   黄荆叶提取液抑菌作用的研究 [J].
吕源玲 ;
王洪新 .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2, (03) :24-26
[4]   竹叶、六月霜提取物抑菌作用比较研究 [J].
许钢 ;
张红 .
食品科技, 2001, (06) :38-39
[5]   蓝萼香茶菜根化学成分研究 [J].
金永日 ;
桂明玉 ;
王宝珍 .
中国中药杂志, 2000, (11) :38-39
[6]   蓝萼香茶菜化学成分研究Ⅱ [J].
桂明玉 ;
金永日 ;
刘松艳 ;
木内文之 ;
太田富久 .
中国药学杂志, 2000, (06) :14-15
[7]   华东地区的香茶菜属药用植物 [J].
黄嬛 .
植物杂志, 2000, (02) :12-13
[8]   秋季蜜粉源植物──蓝萼香茶菜 [J].
薛运波 .
养蜂科技, 1996, (05) :35-36
[9]   香茶菜属植物的研究概况及药用前景展望 [J].
程培元 ;
郭跃伟 ;
许美娟 .
中药通报, 1987, (12) :5-10+59
[10]   论唇形科的进化与分布 [J].
吴征镒 ;
李锡文 .
云南植物研究, 1982, (02) :9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