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权在中国的主流化与本土化

被引:7
作者
柳华文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
关键词
人权;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 人权主流化; 人权本土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1 [国家法、宪法]; D998.2 [人权的国际保护];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030109 ; 030206 ; 030609 ;
摘要
人权主流化是国际人权运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新的趋势,并与中国政府倡导的"科学发展观"相契合。从中国政府发表第一个人权白皮书,到"人权入宪",再到制定和实施首个《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人权主流化在中国取得了重要成就。但是,当前中国的人权主流化也还面临着在立法和决策中细化和深化人权内容、探索建立国家人权机构的可行性、建设新的人权观和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的挑战等问题。在推动人权主流化的过程中,政府将承担主导性的责任,法治进程将产生关键性影响,社会文化领域的进步还有待长期不懈的努力。人权主流化可以提供新的工作维度和视角,但并不排斥跨学科、多视角地考察和分析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西方对中国人权认知的偏差及其原因 [J].
董云虎 .
人权, 2010, (05) :2-4
[2]   以人权促进世界和谐 [J].
柳华文 .
人权, 2007, (02) :34-35
[3]   国家的人权保障责任与国家人权机构的建立 [J].
齐延平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5, (03) :3-9
[4]  
国际人权公约与中国[M]. 世界知识出版社 , 莫纪宏著, 2005